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本 【课题名称】 《餐前准备我帮忙》 【一、教材分析】 《餐前准备我帮忙》这一课选取了贴近儿童生活的劳动内容,既有实际意义,又生动有趣,教材先从启发式设问入手,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具体劳动实践中,从劳动准备、劳动过程、劳动评价、拓展延伸、劳动日记五个方面带领孩子们真切体验了怎样做餐前准备,使儿童提升了劳动能力,增强了劳动积极性,培养了良好的用餐习惯,获得了帮助家人的成就感。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时期,自理能力有一定提高,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乐于帮助他人,有积极探索的欲望,但由于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有限,仍然需要多加引导,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有趣的动手活动中,鼓励儿童勇于实践,爱上劳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用餐之前的准备过程,学习准备方法。 2、增强学生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和成就感,锻炼自主劳动的能力。 3、了解基本的餐桌礼仪,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用餐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餐之前的准备步骤,通过积极的劳动实践,获得为家人服务的成就感。 2、教学难点:锻炼自主劳动的能力,了解筷子的历史和含义,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拍摄课前小游戏视频,准备劳动工具,拍摄劳动照片,制作PPT课件。 2、学生准备 准备劳动工具:抹布、筷子、饭碗、饭勺。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游戏我来玩 1、播放视频《剪刀石头布》 2、邀请小朋友们跟着视频一起来做小游戏,活动双手,放松精神。 活动二:餐前准备我学习 1、学习洗抹布、拧抹布、擦桌子 (1)邀请有过经验的小朋友,先来分享自己的好方法。 (2)请小朋友们先暂停视频,拿上小抹布,去动手试试洗抹布、拧抹布、擦桌子,看看自己学会了没有,等会再来继续上课。 2、学习摆碗筷、公筷 (1)观察图片,师生交流,小朋友们可以根据家里的人数确定需要摆几个碗和几双筷子,学习碗筷摆放方法,了解公筷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2)鼓励学生拿着自己家里的碗筷,练习着为家人摆放餐具,看看自己摆放的是不是很整齐美观呢! 3、学习端菜上桌 (1)设疑提问,刚刚做好的菜,热热的,烫烫的,我们要怎么办呢? (2)邀请安全小卫士为小朋友们送上安全提示。今天吃饭前,大家就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试着端菜上桌呦! 4、学习盛饭 (1)朗诵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师生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盛饭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家人的饭量来盛饭,吃多少盛多少,避免浪费,今天吃饭时可以用饭勺试着为家人盛饭。 5、回顾全过程 现在准备工作结束啦,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完整的流程吧,先用清水洗抹布,拧 干,用抹布仔细地擦桌子,再摆好碗筷、公筷,端上香喷喷的美食,为家人盛饭。 活动三:筷子礼仪有讲究 1、了解筷子的历史和含义 (1)介绍筷子的历史 小朋友们,你们了解筷子吗?筷子虽然只是两根非常简单的小细棒,但它具有挑、拨、夹、拌等功能,可以取食羹汤类以外的任何食物,使用方便,物美价廉。你们知道吗,筷子起源于中国!筷子在古代被称为箸,用筷子进食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历史。 播放公益广告片《筷子》 让我们通过一个小短片去感受筷子所传递的文化和温度吧! (3)了解筷子的含义 一双筷子,不仅仅是饮食餐具,它更是一种特有的中国符号,一种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一种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传承。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明白“一双筷子的含义”。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温暖每个人。 2、筷子礼仪我学习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用筷子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呢,学会文明使用筷子可是很重要的哦! (2)情景辨析,明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