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85927

18 潺潺的小溪水(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表格式)

日期:2025-10-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1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潺潺,溪水,教案,美版,2012,美术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潺潺的小溪水》 课时 1课时 教材 与 学情 分析 教材分析:小溪水作为大自然的杰作,从高山清脆悠然而下,或婉转流长,昭示自己无可抵挡的力量,向世人展示它酒脱的自信的风采。这种风采吸引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牵动了他们那激昂的心灵,抒写了心中无限的热爱与赞美 “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对自然的观察、解读和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本课以《潺潺的小溪水》为题,意在通过了解有关小溪水的知识,欣赏名家大作,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线的疏密变化和明暗对比方法进行造型。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欣赏小溪的图片,感受大自然中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 流淌的秀美。 2. 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溪水的流动与变化,并体现一定的意境。 3. 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岸边的石头和小溪的关系,组织线条的方向及疏密变化,合理完成构图。 教学难点:画出小溪的特征及对美的感受。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周围的小溪水、河流、瀑布,准备勾线笔、黑色和灰色正方形卡纸 教师准备: 过 程 设 计 一:听一听 (从听觉引导学生感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段美妙的声音。(老师播放溪水流淌的声音) 听出来了么 什么声音 生:流水的声音。 师:这是大海发出的声音还是山间小溪发出的声音呢 生:山间小溪 师:是呀,“哗啦啦”,山间小溪就像自然中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潺潺的向前流淌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大自然中潺潺的小溪水———PPT出示课题(板书) 二:看一看 (从视觉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见过山间流淌的小溪吗 如有请你来说说,你见过的小溪是什么形状的。 生:(直的、弯的)师根据生的回答点击PPT 师:那么现在让我们进入大自然当中去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师:溪水啊是从山间的石头逢里慢慢的往下流,溪水潺潺而下,每天和溪水在一起并且决定溪水的轮廓和外形的是山石,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只要把山石规划好,溪水的样子就画出来了, 因为地势的不同,溪水的流动变化也不同,看时而急,时而缓,从悬崖上流下来时,形成小瀑布,飞溅起团团水雾;时而蜿蜒曲折,犹如一位身着素服的窈窕淑女,侧卧在山间。 三:练一练 (从实践引导学生认知) 师:这么美的溪水你们想不想把它描画下来呢 在画溪水前我们先来规划一下我们的山石,老师请两位同学帮老师规划一下我们的小溪的流向和山石的位置。(根据学生的规划现场示范)我们先用手头上的黑色和灰色卡纸来制作山石吧。(教师示范)首先我们拿出黑色和灰色的卡纸用小手撕出左边的一块大石头,右边也撕一块大石头,也许小溪水像我们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几块石头大大小小的分布在小溪水流淌的路上。我们不仅可以撕出有大有小的石头,还可以撕出各种形状的山石。注意贴山石的时候给小溪水留出较多的空间,让小溪水跑进来玩耍。 所以我们在撕山石的时候一定要撕出有大有小的山石,最好可以结合灰色的卡纸作出远近浓淡的变化。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留白。 学生作业一:利用手头上的黑色灰色纸撕出山石的造型贴在白纸上,留出小溪的宽度。(注意留白稍微要多一点点,不要留的太少,小溪就没有地方玩耍啦~) 提示学生在撕纸给过程中要注意桌面和教室卫生。 师:接下来就要邀请我们的主角小溪水登场了,小溪水是个性格特别活泼的小孩子,有时候它热情的像一个充满活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