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2537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名师精品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5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
  • cover
《红烛》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用意,理解“红烛”意象 2. 理解诗歌中传达的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2.掌握诗歌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红烛”意象,理解诗歌传达的深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初中所学有关闻一多先生的两篇文章导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最后一次讲演》 请你谈谈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 (以湖北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展览前言总结。) 二、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红烛》创作背景介绍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 《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 2.朗读指导 3.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读 四、赏析诗歌 1.第一小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2.第二、三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在第二节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 作者对红烛的认识如何? 明确: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 诗人最终是怎样理解红烛的? 明确: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