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时 教 案 教学内容 课 题 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四分音符及知道四分音符的时值。2、能够感受、体验台湾、高山族的风土人情与其相关的音乐艺术文化。3、能够感受歌曲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够参与律动、节奏、舞蹈等音乐实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 音像资料 音响 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1、师:“伴着悠扬的歌声,我们又开始了一节音乐课。在今天上新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请大家仔细听一听歌里都唱了谁?”2、师:“这首歌的歌名就叫做《阿里山的姑娘》。这位阿里山的姑娘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想,猜猜她的家乡究竟在哪里?” 3、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谁知道我国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呢?”4、简介高山族。 高山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上。他们非常爱好音乐和舞蹈,其音乐也大都与舞蹈相伴,用高山族独特的乐器加以演奏。二、学唱歌曲《我们祖家是歌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高山族舞歌体裁的歌曲《我们祖家是歌乡》,让我们一同来领略高山族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 1、初听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我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1)找一找旋律中出现的音(do、re、mi、sol、la)(2)师:“下面再听老师用‘啦’来模唱一遍旋律,请你一边听一边用右手和老师一起将歌曲的旋律走向画出来。”(3)师:“大家能听出这首歌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乐句的长短一样吗?谁长谁短呢?”“大家来看我们刚才画的旋律线,请大家看着这旋律线,一起来哼唱。”(4)师:“通过哼唱,大家可能觉得第三乐句比较难唱,为什么 教学过程 活 动 设 计 二次修改 会这样呢?一起来看看歌谱吧!”“歌曲的第三句是这首歌里唯一不是以长音结尾的句子,音高的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会觉得有些难。一起来视唱这句。”(5)师:“熟悉了旋律之后,就该加上歌词了。因为歌中出现了许多一字多音的情况,所以唱起来会觉得和刚才有所不同,特别是第三句,一定要小心字和音的对位。” (6)配唱歌词,完整演唱.介绍歌曲中出现的“祖家”。(“祖家”是高山族人民对家乡的称呼)。三、拓展 师:“与高山族人比起来,我们的演唱还缺少了一点内容,那就是—舞蹈。高山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舞蹈语汇,杵舞。杵舞源自于舂米劳动,又称“杵歌”“杵乐”或“杵音”,流行于风景胜地日月潭边,如今已发展成溶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性歌舞艺术。每根杵都有不同的声音音色,因其长短粗细不同,有不同音高,以杵击石,发出叮咚乐音。 (出示有关图片)四、表现 师:我们自己来编几个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吧!(教师示范) 1、师:接下来让我们拿起筷子,模仿我刚刚的样子轻轻敲击椅子来练习这条节奏。(学生自由练习后齐奏)X 0 | X 0 | X X | X X X | X 0 | X 0 | X 0 | X X | X X X | X 0 | X 0 | X 0 | X 0 | X 0 | X 0 | X 0 | X X X | X X X ||2、让我们来看一看电脑还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为歌曲加入伴唱)3、分组合作展示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高山族歌舞的魅力,感受了载歌载舞的快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喜爱丰富多彩的民歌。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高山族歌曲中结束我们今天的旅程.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