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4657

旅夜书怀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60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旅夜,书怀,导学案
  • cover
平遥二中有效教学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问题导学案 【课题】: 旅夜书怀 【课型】:问题探究课 编写人: 审核人:【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学习重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2、[资料链接] 1.文学常识:“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2.写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折回成都,投奔严武。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3、[预习思考] (1)预设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大概意思。 2.找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互动课堂] 一、 【自学评价】 2、【文本研习】 1、 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前两联勾勒的画面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艺术手法? 3、 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问题探讨】 四、【问题引申】: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五、【课后巩固】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 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