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62681

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新人教版课件(259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9644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广西,古代诗歌,259张,人教,新人教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预习———做真题,洞悉高考怎么考 1.(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 苦  笋 陆 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说法错误。结合颈联“约束儿童勿多取”和尾联来看,是说不要轻易挖取,要放手让它们去经历风雨的磨砺,去承受艰苦的考验,直到它们成长为一棵棵直上云霄的参天苦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进而考查诗歌的形象。诗的前两句吟咏美食,接下来两句笔锋一转,从竹笋的外形转到了竹笋所象征的精神气质上,其挺拔的姿态和与生俱来的竹节被赋予了耿介正直、不屈不挠的品格魅力。实际上写苦笋就是写魏征,苦笋的特点就是魏征的特点。 2.(2019·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不是“田埂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而是“远望田埂笔直如线,一片清水粼粼闪光”。 答案 解析 关闭 B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6分) 参考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稳;整篇文章用语雅丽平整。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