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学排球教学 ———与同伴一起玩排球 为什么做大单元排球教学? 球类项目对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能够起到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但据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上球类内容的学习兴致并不是那么高涨,更热衷于课后校外的自发性比赛或是校外机构的球类培训。这就需要我们审视小学球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现行体系,如教学内容编排多是6-8课时的技术小单元,而非18课时以上的项目大单元;教学方法运用多是讲解、示范、练习,而非游戏、比赛;教学方式呈现多是碎片化教学,而非结构化教学;单元之间、技术之间、技战术之间的关联不被重视等现象较为普遍。 小学排球设计思路 小学排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帮助学生在小学球类课堂上“玩起来”、“乐起来”、“一起来”。首先,在小学球类教学整体内容安排上,增加游戏与比赛内容的比重,课堂学习与练习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在“玩耍”的情境中进行排球学习,在组合技术学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提升学生参与球类项目的积极性。其次,在小学球类教学整体实施过程中,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情境中完成小学球类项目学习,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后,在小学球类教学整体课堂组织中,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球类项目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身能力,并获得球类项目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小学排球设计基本理念 小学排球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玩起来”、“乐起来”、“一起来”。首先,在小学排球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上,增加游戏内容的比重,课堂学习与练习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在“玩耍”的情境中进行排球学习,提升学生参与排球课的积极性。其次,在整个小学排球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情境中完成排球学习,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后,在小学排球课程的课堂组织中,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排球课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身能力,并获得排球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小学排球课程内容结构 小学排球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和观赏与评价六大类。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基本姿势与移动,初步学习稍蹲和半蹲准备姿势和并步、滑步、交叉步和综合步法移动。二年级最先接触抛接球和双手垫球的具体内容,重点学习与排球技术有关的基本动作、与排球比赛有关的基本意识;三四年级的重点是下手发球和垫球,关注学生球感与对球的正确判断,开始有过网游戏比赛,初步了解排球规则与裁判法;五六年级的主要内容是上手发球、传球和扣球,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排球运动。每个年级都安排了大量的游戏和比赛,每节课都安排技术学练、游戏或比赛,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体验到参与排球运动的乐趣。 小学三年级 1.主题:垫球和发球的技术学练 2.课时分配:三年级上学期共18课时 3.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移动、垫球、发球在游戏或比赛中的应用意义,说出 2-3中垫球和发球的动作要领,知道正面下手发球的动作 要领,知道隔网垫球比赛规则意识培养的价值。 (2)能够在30秒内利用正确垫球位置,完成连续自垫球6次以 上,距离球网3米正面下手发球过1.8米高球网,成功率20% 以上。结合5-6中排球游戏,提高控球能力与人球位置关系 ,重点发展灵敏、反应、柔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刻苦学练,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以及勇敢挑战、相 互合作等体育精神。 4.单元课时安排 课次 学习 主题 技能学习目标 基本部分 学习活动 练习活动 比赛活动 1 交叉步移动取位接球 能说出学过的1种移动动作名称,两人相距2-3米交叉移动取位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