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70485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19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比例,基本
  • cover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 2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3.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学活动设计 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那什么是比例呢?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如2.4∶1.6 = 60∶40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用等号连接,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师:在组成比例的各个部分当中是否还有其他的关系或者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新知探究 预学单: 你知道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吗?请举例说明。(举出不同类型的例子) 请通过计算说明组成比例的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2.4∶1.6 = 60∶40 (2) 请你再举例验证你的猜想。(举两个例子)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目标导航】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问题探究】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支架提供】 师:课前同学们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预习,现在请同学们组内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学生按小组汇报。 汇报1: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生: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內项。并举例。 师:如2.4∶1.6 = 60∶40 ,2.4和40是比例的外项,1.6和60是比例的內项。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內项和外项是没变的,正好形成交叉关系。(边说边板书) 汇报2: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生汇报,并发现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板书)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呢? 汇报3:生反馈验证自己课前写的两个比例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举的例子都成立吗?有没有不成立的? 师归纳: 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述以外,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吗? 汇报4: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乘?(交叉相乘)ad=bc 师:在用字母表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0:3=0:4,可以吗? 3:0=4:0,可以吗?所以用字母表示时要注意b、d≠0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完善,得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那你有没有想过比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呢? 如a:b这个比,要想和它组成比例,必须和它比值相等。根据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那与它相等的比我们可以写成a:b=ax:bx(x≠0)此时,这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可以组成比例。在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哪两项呢?外项积:a(bx),內项呢?內项积:b(ax),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的外项积和內项积,相同的3个因数相乘,只是相乘的顺序发生了变化,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外项积一定等于內项积。 同学们,那我们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干什么呢? 【能力提升】 接下来请同学们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 和 (4)1.2∶ 和 师:看来要想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啊?(两种)哪两种呢? 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仅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进行一个填数的游戏,请根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