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与展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书画艺术品鉴赏的主要依据,了解书画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价格)高低的取决因素。 由小见大,培养学生对待生活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情分析 艺术品的鉴赏是一个较抽象的内容,很难用图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清楚,很多同事对本课教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节目《鉴宝》为我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将这个节目引用到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抽象、枯燥的鉴赏问题,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因为节目中的“宝物展示”、“相关资料的解说”、“专家评述”等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直观、详细的鉴赏知识,节目中的“现场鉴宝开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鉴赏的平台。这些环节均为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作为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的视频资料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效的。 学生分析 对习惯于图片加文字的枯燥美术欣赏课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以专家渊博的专业知识弥补学生在此方面知识的不足,它给了学生大量的信息和直观的图象,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艺术品鉴赏的依据,加之其在生活中被学生所熟悉,迅速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书画艺术品的鉴赏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鉴赏的主要依据绘画风格和艺术风格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课前预习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资料,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利用《鉴宝》节目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感受 3、通过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初步掌握艺术品鉴赏的主要依据。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绘画作品,更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闪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底蕴,孕育了无数的艺术英才…… 现在大家看到的画面是唐朝著名宫廷画家周昉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图》。 设问你们知道该如何鉴赏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展示并书写课题收藏与展示 活动2【讲授】艺术品的概念和范畴 设问说到艺术品,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课前预习时,所了解的“艺术品”的概念和范畴吗 艺术家通过审美创作活动所生产的产品就是艺术品。 它包括中国书画、工艺品、陶瓷、古籍善本、中国西画、钱币、邮品以及西洋美术品…… 既然范围这么宽,那么我们今天就专门研究一下中国书画艺术品。 设问书画艺术品都包括哪些范畴吗(专指中国画、书法作品) 设问清代诗人袁枚在他的《品画》一诗中曾说道“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那么,如何确定这些书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呢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 活动3【讲授】 宝物展示: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请到了一位嘉宾,他为我们带来一件书画作品,请大家边看边想以下问题(播放从《鉴宝》栏目中截取下来的“钱维城 御制浙江12名胜诗图册”并出示问题) 设问 1)藏品的名称、来历和购买时的价钱 (清乾隆 距今300多年 钱维城 御制浙江12名胜诗图册,十几年前,偶然的机会,嘉宾的一个香港朋友以5万元的价格得到。) 2)藏品的装裱及外包装形式 (封面是如意云套,内页为黄纸,扉页是撒金开化纸,册页,具有宫廷包装的风格。) 3)藏品的作者及其社会地位 (钱维城,一生为官,是乾隆十年1745年的状元,官至刑部侍郎。是一个受皇帝器重的文臣。) 4)作者的绘画风格 (远学元代四家,近学清初四王,直接受到了董邦达的指点。在他的绘画中,带棱角的石形、双勾少皴的树干,以及中锋含蓄的细笔、淡漠勾皴的线条,都存有董邦达的笔意。他更擅长缜密的用笔和青绿、赭石相间的设色,显示出清初四王的流派风格。) 知识拓展 装裱形式除册页外还有对联、长卷、挂屏、中堂、立轴和扇面等不同的装裱形式。 元代四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