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79727

粤教粤科版(2017)五年级科学下册 4.23.探索宇宙 教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7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粤科,2017,五年级,科学,下册,4.23.
  • cover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2017版修订稿)对本课内容的要求: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粤教科技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运动和宇宙》的第25课“探索宇宙”。《宇宙》单元一共9课,前7课分别了解地球运动、太阳系、星座等,而第25课则是认识宇宙概况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7课的学习,学生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宇宙的概况及宇宙的运动并不是十分明确,关于银河系、太阳系、宇宙等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空间大小.据本人的研究《小学生的宇宙天文知识前概念的调查报告》(陈莹.课程教学研究.2013)中提到,对学生进行宇宙天文知识的摸查,其中有两题的题目及结果如下: 1、请从空间大到小排列:地球、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 A、不知道(2.7%)B:地球、宇宙、太阳系、银河系(2.0%) C: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16.8%)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78.5%) 2、关于天文望远镜,你( ) A:能熟练使用(9.0%)B:在指导下使用过(28.5%) C:没用过但见过实物(42.8%)D:没见过实物(19.7%) 从以上可以得知学生对宇宙的不同天体的空间大小以及观测工具(天文望远镜)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太阳系、银河系之间的大小有一定的错误前概念,并且对宇宙内各种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模糊。 同时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一定的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思路 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学习特点,利用大量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通过建构思维模型,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的探究过程。 在提供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资料中,相关视频放在一个学习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重复播放,提高讨论的效果。在分组讨论学习的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归纳,运用,学会思考、质疑、提高自学能力。最终,可让复杂的内容变成简单,可以帮助学生从复杂的信息中找出重点,发现联系,看清本质,最终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促进概念的建构。 由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高,因此本设计中弱化了这部分内容,增加了了解恒星的一生,以此了解到宇宙是不断在变化的,宇宙的探索不能停。 四、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2、了解恒星一生的发展。 [科学探究] 1、通过“观看视频和资料、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梳理、交流讨论”的过程,初步了解恒星一生的发展。 [科学态度]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科学、社会、技术与环境]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探索宇宙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力,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看视频和资料、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梳理、交流讨论”的过程,初步了解恒星一生的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处理资料信息,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想法。 六、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纸质资料、学习机(装有探索宇宙专题学习资料) 教师: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参与 1、播放一组宇宙图片。 2、提问是哪位摄影师拍的吗? 3、介绍哈勃望远镜。 4、简述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过程。 5、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近代待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到哈勃望远镜拍到的宇宙图片。 2、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和技术发展。 利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研究的兴趣。 探究 1、播放另一组的不同星云星系的图片并简单介绍。 了解光年是长度单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梳理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