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04815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4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cover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掌握运用景物和细节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情节,理解林冲由“忍”到“狠”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 学习客观评价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象地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是一场不可调和的生死斗争。 学习鉴赏古典文学名著,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凸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鉴赏“风雪”“山神庙”的景物和细节描写,并体会其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形象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点拨法 第一课时摘要: 了解《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学生谈自己读过的精彩故事、自己熟悉的好汉--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学生初步赏析自己喜欢的细节描写--学习小组分析林冲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的作用,客观评价人物形象,官逼民反的主题。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部《水浒传》为我们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一身虎胆,武艺高超,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行者武松;率真豪爽、敢作敢为的黑旋风李逵;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花和尚鲁智深;结交广泛、广纳人才、知人善用、具有远见卓识、运筹帷幄的智多星吴用;美貌女将一丈青扈三娘等等,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为朋友赴汤蹈火的英雄壮举,给千千万万的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共同回忆小说的主要情节。(课件展示) 课文深入研究: 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找出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谈谈其作用。(学生板书)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析:卷,极具力量之美,写出了狂风肆虐,大雪弥漫的景象。如若换作“落”“飘”“飞”等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析:碎琼乱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晶莹剔透和光泽。紧,有紧促之意,给人心里造成紧张之感,一阵紧似一阵。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析:紧字,口语化,但神韵全出。突出了风狂雪猛的自然环境,暗示林冲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命运多有不测。 以上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还有哪些? (1)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2)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3)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4)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 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析: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处处能看出风雪的肆虐。 学习小组展示并分析,师生共同总结。 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彤云、朔风、大雪渲染苍茫、阴森、凄冷、悲凉压抑的气氛。烘托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当林冲在风雪中毅然决然地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狂风暴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板书) 身寒沽酒→ 途中见庙→ 压倒草厅→ 投宿庙中→ 大石倚门→ 隔门偷听→ 杀敌复仇 烘托人物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变化 深化主旨 拓展学习,加深“风雪”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印象。 请同学们联系学过的文章,谈谈有关“风雪”描写的片段,又有怎样的作用? 例1.《祝福》的结尾,祥林嫂倒毙在风雪中…… 析:当鲁镇的人们在祝福声中欢欢喜喜过大年时,可怜的乞丐祥林嫂悲惨地死去了,两相对比,加重了悲剧气氛,有力地揭示了小说主题。 例2.《窦娥冤》六月飞雪 析:善良的窦娥不屈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