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6507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2 展开与折叠 导学案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896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展开,折叠
  • cover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展开与折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加深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在展开图中找相对面的操作活动中,充分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2.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这样做的意义是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展开想象、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判断等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获得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4分钟) 1.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长方体的礼品盒,引导学生如何制作这么漂亮的礼品盒。 2.提示探究方法。 可以先把礼品盒展开,看看它的展开图有哪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折叠出一个礼品盒来。 3.导入新课。 1.欣赏礼品盒,思考如何制作礼品盒,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在老师的提示下思考礼品盒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如何再把展开的图形折叠成长方体。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下图是( )体,它有( )个面,最大面的面积是( )厘米?2,最小面的面积是( )厘米?2;它有( )条棱,棱长总和是( )厘米。 二、探究活动(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 (10分钟) 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根据学生剪的情况,进一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1)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一起“展开”正方体。 (2)引导学生感知“展开”的过程。 (3)请学生把正方体不同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教师指出: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作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展开图的特征。 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在小组内交流展开图的特点。 1.动手剪,在教师指导下把剪出的正方体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2.(1)在剪开正方体时,要注意:①不能剪开所有的棱;②在图上标注相对的面。 (2)观察展开图中各个面的对应关系。 (3)展示同一个正方体展开后的不同形状,感知不同的剪开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图形。 3.(1)体会展开图的意义。 (2)小组归纳。 ①正方体展开图各小正方形的特点; ②正方体展开图不唯一的特点; ③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特点。 (2)下图是( )体,它的棱长是( )厘米,棱长总和是( )厘米;它有( )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是( )厘米2。2.从下面8个面中找出6个面,用它们围成下面的长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是 。 三、探究活动(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折叠。 (18分钟) 1.探究可以围成正方体的图形的特点。 (1)组织学生剪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说一说,不同形状的展开图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2)课件演示围成正方体的过程,促进学生有序思考。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 (4)指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出可以围成正方体的图形的特点。2.探究可以围成长方体的图形的特点。(1)课件出示教材15页3题,组织学生观察,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2)突出长方体棱与面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④号图形为什么不能围成长方体?(3)教师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的方法。 1.(1)小组合作,讨论围成正方体的图形有哪些特点,并说一说分别是怎样得到的这些图形,明确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展开图形状也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