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17425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阶段专题训练(六)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917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word,条件,燃烧,探究,量法,利用
  • cover
专题训练(六)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类型一 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1.2020·海南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2.某学生在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先用火柴去点燃镁带,镁带并没有燃烧,后来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对于该现象解释有误的是(  ) 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存在的同时,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 B.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少,不能使镁带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镁带不能燃烧 C.酒精燃烧温度达到了镁带的着火点,并且周围有氧气,所以镁带能够燃烧 D.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降低了镁带的着火点,所以镁带能够燃烧 类型二 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3.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4.用如图图Z6-3所示装置探究燃烧条件,B处盛放木炭。 Ⅰ.先从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然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从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从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5.图Z6-4中A是化学魔术———水中生火,观察到扣入空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据此,秦思认为可以得出物质发生燃烧时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石建质疑秦思得出的结论,以此为问题展开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燃烧时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实验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并进行实验B和C。 [解释与结论] (1)B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比较分析:a、c两处白磷满足的两个相同条件是_____,一个不同的条件是_____,结合B实验中的现象可以说明_____,燃烧不能发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比较a处白磷与b处红磷具备的两个相同与一个不同的条件,结合B实验中实验现象及资料卡片中的信息可知_____,燃烧就不能发生;C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_____,燃烧也不能发生。经此过程,最终确定了物质发生燃烧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归纳总结] (3)经历上述探究过程,通过比较魔术A与实验B和C,可以发现:对于多因素问题的探究,通常采用_____的方法,将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通过分别探究,综合解决,得出正确且完整的结论。 答案 1.D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棉手帕是可燃物,能够接触到氧气,但酒精中的水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不能燃烧。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不变。 2.D  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存在的同时,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温度低,达不到镁带的着火点,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温度能够达到镁带的着火点。 3.D  A图中实验,酒精和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能燃烧,水不能,能证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B图中实验,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左边的红磷不能燃烧,右边的红磷能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图中实验,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图中实验,试管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4.可燃物接触氧气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1)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 (2)都是可燃物,温度都达到着火点 是否与氧气接触 不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本身不是可燃物 (3)控制变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