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23488

4《雨霖铃》课件(44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637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人教,学年,2022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雨霖铃 苏东坡在玉堂署任职时,有个幕客擅长歌咏,于是问:“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幕客回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的大汉,(用)铜的琵琶,铁的绰板,歌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完放声大笑,笑得直不起腰来。 从幕客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苏东坡词豪放遒劲,而柳永词缠绵婉约。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领略他的婉约词风。 回忆你所知道的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有《乐章集》。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知人论世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风格比较 豪放派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 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初步感知 把握情感 整体感知 解 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创作背景 作者在填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的离情别绪 。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时值深秋,暮色苍茫,你送我到长亭,骤雨刚刚停歇,寒蝉发出凄凄悲鸣。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都城门外设宴饯别,却因将要分别没有了情绪;多想再留恋一会,船夫却催着出发。 整体感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握着手泪眼相互凝视,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这一别越去越远,千里烟波之上,暮霭低沉,楚地的天空辽阔无边。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人离别都很悲伤。离别之时若能有个好天气,或许能稍微冲淡些愁绪,却遇上个冷落清秋,叫人如何承受得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晚酒醒梦回,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我的小船停泊在岸边,只见习习晨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离别以后虽然还会有良辰好景,却无人共赏,等同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了恋人,虽有万千深情蜜意,又能向谁来倾吐呢? 整体感知 问题: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朗读该词 研读课文 思考 1、通读全词,筛选可以概括词作思想内容的关键句。 2、上下阕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离别环境 首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寒蝉、长亭、骤雨 渲染悲凉气氛 表达痛苦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眼, 竟无语凝噎。 离别情态 思考:此情此境下 为何相对无语?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受贾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