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28176

新教材2021_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1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976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教材,暑假,解析,阅读,文本,信息
  • cover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1 信息类文本阅读 典题温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戏曲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命题。历经“求变图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一系列探索,中国戏剧(曲)获得了从古典走向新生的现代性底色。进入新时期尤其是新千年以来,反映当下生活、回应现实热点的现代戏越来越成为创作焦点,与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共同构成了当代戏曲舞台的繁荣样貌。在此进程中,戏曲的现代性求索从未止步。 那么,究竟何谓戏曲的现代性?它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或时段界定,还是融入现代文化与环境特点,在当下所呈现出的精神价值、审美认知等。除直面现实的题材外,历史的、外来的故事都可以具备当下感、呈现现代性。比如,在现代审美观照下创排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等之所以成为舞台经典,就在于历史中的人性跨越时空仍具现实意义。因此,戏曲的现代性体现在主动观照现代文明成果、现代审美意识、现代价值观念的创作进程中,并不只是表现在现代生活的题材拓展方面,也非为现代戏专属。 从现实题材到现代艺术,戏曲现代化仍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题材本身不自备现代意识,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者自身应有现代观念:一方面,要理性对待当下创作中博题材、押主题、砸大钱等诸多问题,冷静、科学、遵循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创新,不能将艺术作品等同于宣传品;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鉴别、发掘、提炼、反思,在从素材到作品、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中,大胆取舍、合理进行艺术再加工,不断丰盈那些体现当代价值观、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运用本门类的技术技巧、前沿理念等,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戏曲现代戏如何更具现代性,同样绕不开戏曲本体与现代元素的关系问题。除观念、角度、题旨外,音乐、表演、布景等整体舞台呈现都与当下观众的审美直接关联,亦是现代性探索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源于生活”让现代戏更容易与观众亲近,但“高于生活”的艺术化追求,也决定了其在唱念、表演等方面的拓展尚需守住戏曲本体。我们可以广泛吸收现代元素,形成生活化的新表演程式,但也应该是在对某一剧种形态探得来龙、知晓去脉的基础上,以虚实互动、新老交融的具体实践为前提,否则,盲目进行现代性开掘,只会带来更多的误读。 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任何一个创作者都不是旁观者。未来或将有更多书写时代巨变、反映百姓生活的现代戏作品涌现,相信随着追求现代浊的种种努力,现代戏创作能向更深更广迈进,真正做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而歌。 (摘编自《戏曲现代戏:在现代性求索中走向深广》) 材料二: 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文化形态,主要存在于民间。这种民间戏曲具有质朴的、非艺术化的倾向,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参与和共融,而非纯艺术的审美咀嚼;另一种则属于艺术形态,是士大夫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使其更趋向雅致,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曲艺术。我们常常所说的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戏曲外部形式的现代化。但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决不仅仅表现为戏曲题材是否属于现代的生活,戏曲的思想内容是否曲折生动感人。换言之,一方面,现代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同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的本体在于其形式的表达,即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反复欣赏的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