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40787

教科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2.4 可以复用的代码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学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1332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用的,格式,教案,2课时,代码
    课题: 2.4可以复用的代码 执教班级:高一(1)(2)(3)(4)(5) 课时安排: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科知识: 1.函数的作用,能区分系统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2. 掌握自定义函数的基本格式和函数调用。 3. 发布共享代码的方法和模块的作用,熟练使用模块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 通过数字需要几根火柴棒摆放的问题,掌握函数自定义的方法。通过主程序的多次调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发布共享代码,了解模块的作用,导入模块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思维: 数学逻辑思维、英语基础知识和python语法规则,感受模块化能解决不同问题。 核心素养: 在分享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区分能力,有选择的使用网络中的共享资源,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函数的作用和能区分函数类型。 自定义函数的基本书写格式。 发布共享代码。 导入模块与使用。 难点: 实现“计算一个数字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函数模块化,并发布进行共享。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媒体或技术应用 一、回忆 流程图一 主程序 流 程图二 自定义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发现流程图二需要多次出现。--引出函数。 二、新知新授 一、函数 函数可分为系统函数和用户自定义函数。 前面使用过的print( )和input( )函数都是系统函数。 自定义函数:一般包括函数名、参数、返回值和函数体等四部分。 定义函数的基本格式是: def 函数名(参数): #函数说明 语句或语句组 return 返回值 参数是用来向函数传递值的,当有多个参数时,各个参数之间用逗号开。函数执行完后,由return语句将表达式值返回给调用者,结束函数。 例如:def 函数名(参数1,参数2……): 【实践一】创建自定义函数,打开学案。参考流程图,尝试补全代码(自定义函数)程序如下: def f=[6,2,5,5,4,5,6,3,7,6] # 创建0~9的数字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的列表 # 火柴棒总数变量赋初值 while : x=num % 10 # 取num除以10的余数,即num的个位数 total=total+f[x] # 所需火柴棒数累加 num=num//10 #num整除10,即去掉num的个位数 return total #返回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数 #以下为主程序 snum=6 print(‘用六根火柴棒,你可以拼出这些数字:’) for i in range(112): print(i) 二、发布共享代码 【实践2】自学微课,发布共享代码 学生:尝试发布自学编写的代码(参考课本p44)。 分享 方式一:上传到公共网站,需要注册 方式二:通过教师端分享给班级所有同学。 三、导入模块并使用 【实践3】 1.安装模块(注意路径),安装后文件夹内的文件。 2. 使用模块 已经构建发布的模块必须先导入程序,然后才能使用。导入时使用语句“import mymodule”,调用模块内的函数时用“mymodule.match_num()”来实现。 import #导入模块 snum=6 print("你可以拼出这些数字:") for i in range(112): if ==snum: #调用模块内match_num()函数 print (i) 三、课堂小结 函数的作用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共享代码的发布 板书设计: 备注:实验等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样式可参照新授课教学设计模板编制。2.4 可以复用的代码(第二课时)学案 学科知识: 基本格式 def 函数名(参数): #函数说明(函数实现功能) 语句或语句组 # 空四格 return 返回值 【实践一】 创建自定义函数,打开学案。参考流程图,尝试补全代码(自定义函数)程序如下: 【实践2】自学微课,发布共享代码 学生:尝试发布自学编写的代码(参考课本p44)。 【实践3】导入模块并使用 import #导入模块 snum=6 print("你可以拼出这些数字:") for i in range(112): if ==snum: #调用模块内match_num()函数 print (i) 自定义函数 开始 match_num (num. snum=6 f=[6,2,5,5,4,5,6,3,7,6] 输出“你可以拼出这些数字:” 否 num==0 是 外计i 0 初 终111 1 步 total=f[O] tota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