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58137

大象版(2017秋) 科学四上 3.1 乒乓球复原了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57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大象,2017,科学,乒乓球,复原,教案
  • cover
《乒乓球复原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大象-出卷网-2019版 课 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1)科学知识目标 6.3.2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建设。 (3)科学态度目标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2.教材分析: 《乒乓球复原了》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3.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实验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进行仔细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四年级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借自己的兴趣边做边玩,导致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教学选用与生活接近的例子,让学生关注身边事物,感受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气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2.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气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体会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实验,达成对目标1的检测。 2.通过联系生活、提问、总结,做实验达成对目标2的检测。 3.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探究、汇报交流,达成对目标3的检测。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乒乓球、课件 2.学具:烧杯、热水、软塞、针筒、塑料瓶、气球、实验记录表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与说明 环节一: 激趣设疑 同学们,老师昨天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小心把乒乓球弄瘪了,谁有好办法帮我把乒乓球复原呢? (板书课题) 1.学生回答。 2.自由提出各自的复原办法。 创设情境,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 猜想假设 1.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办法,到底哪种办法方便可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播放视频《乒乓球复原》 3.我们发现,把乒乓球放入热水是最方便可行的办法。但是为什么接触热水后,乒乓球就能复原呢? 4.这都只是我们的猜想,怎样判断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是的,做实验是最好的办法。 1.学生根据猜测,逐个尝试把乒乓球复原。 2.观看视频。 3.大胆猜测乒乓球放入热水可以复原的原因。 4.提出做实验验证猜想。 通过联系生活,猜想乒乓球复原的原因,讨论出用实验来验证猜想。 环节三 实验论证 实验一 1.请同学们看桌子上的物品,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烧杯,一杯热水,一个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