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牧童之歌》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展现了牧童在辽阔美丽的草原放牧时的音乐形象及喜悦心情,歌曲四二拍,由4个乐句组成。前两句以平稳的节奏和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句出现的附点节奏打破了前面的平稳,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描绘了小牧童骑马扬鞭放牧时的音乐形象,第四句又回到了平稳的节奏。 二、 教学目标: 1、感受哈萨克族人的能歌善舞,感受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 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 3、《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生活 1、播放《我爱中华》学生听音乐拍手进入教室(体会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师: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请同学边听边想,他是哪一个民族。(布依族八音坐唱) 3、不错,我们贵州黔西南也有很多的少数民族,看图片(布依族、苗族),感受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 4、出示新疆的图片,引出哈萨克族,欣赏图片。 (今天有一位小牧童说要带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草原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你们想去吗 ) 五、歌曲教学 1、播放《牧童之歌》,师:那可要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仔细了!这个美丽的草原在什么地方 (1)学生回答:天山 (2)介绍天山 2、听范唱 师:小牧童的生活环境是多么令人向往呀,他的放牧生活更是悠闲自得,让我们跟随着小牧童一起去感受他们幸福的放牧生活吧。仔细听,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比一比,谁听得更认真!(放歌曲) 3、跟音乐打节奏。 4、节奏训练。 跟老师读一读 xx x.x| x x x.x | 5、朗读歌词(多媒体展示歌词) (1)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小牧童怎样的心情 (2).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出示曲谱(我们来欣赏一遍) 师: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速度是怎么样的 情绪是怎么样的 6.这首歌曲的词写得很美,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读……有抑扬顿挫,有按节奏的) 7.带上你们的耳朵和心,我们来跟着范唱开口默唱,想一想,小牧童是怎样的一个人。 8.生聆听并回答. ( 得意,骄傲,英勇,英姿飒爽。表现欢快,高涨。) 9.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先跟着老师的琴声,用说悄悄话的声音用la来哼唱。 10、师弹琴,生用“啦”音模唱旋律。 师:小牧童用歌声来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跟老师用“啦”来哼唱歌曲的旋律。 师:你们学得可真快,现在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 一起来试试吧。 (琴伴奏慢) 11、解决附点的演唱 师: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跟老师来唱一唱这两句!(跟唱) 师:现在我们再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思考:你感觉跟刚才有什么不同 (琴伴奏稍快) 12、图片记忆歌词 1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小牧童放牧时高兴的心情,让我们再次尽情地唱一唱这首歌吧!(师弹琴) 六.舞蹈创作与表现 过渡句: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 创编过程,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骑马动作: 举鞭(扬鞭) 加鞭 挥鞭。 学生学跳并表演。师生共同表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