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90349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陆文夫)》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9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 cover
姑苏菜艺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菜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探究传统饮食未来发展方向; 3、体味饮食背后的情怀,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 1、把握苏州菜特点。 2、体味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苏州话歌谣《苏州小食客》 我们曾经和叶圣陶一起领略了苏州园林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古韵风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陆文夫的《姑苏菜艺》去品味这座江南古城的独特美食。 二、作者名片 陆文夫(1928-3-23-2005-7-9),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陆文夫对各地富有特色的民间小吃,很有兴趣,走到哪吃到哪,总有品不足、尝不够的感觉。他是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尝百口鲜”。中篇小说《美食家》,使陆文夫“会吃”的名声远播文坛内外。自那以后,陆文夫每到一家饭店用餐,厨师闻知陆文夫来吃饭,便有些惶惶然,大有美食家面前班门弄斧之感,倘若做坏了一道菜,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深巷里的琵琶声》 一书收录了陆文夫的百篇精美散文。其中多篇文章描写了苏州的市民生活。陆文夫在苏州度过了60多年的时光,在许多作家和读者的心目中,“苏州”和“陆文夫”几乎是同义语。刘心武认为,陆文夫的作品清新淡雅、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姑苏风情,是同类文章所不可比拟的。 二、整体把握 1、文章围绕苏州菜的三大特点写作,据此可将文章分为哪几个层次? 明确: 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门见山地指出苏州菜的好,引领下文; 第二层,介绍苏州菜在选材、烹调上的三大特点,重点表现它的“精细”和“新鲜”; 第三层,最后两段,以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眼光关注苏州菜的将来。 2、苏州菜艺是苏州文化和苏州人性格的集中体现,请结合文本分析苏州菜艺特点形成的原因。 明确: 形成原因: 苏州的天、地、人决定的(整体因素) 精细———苏州人的性格,做事特点 新鲜———鱼米之乡的环境 变化———节令和蔬菜的生产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苏州菜特点。 三、精要研读 文章重点写了苏州菜“精细”的特点,请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明确: 苏州菜精致:精细的程度可以和苏州的刺绣媲美 资料链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①而餲②,鱼馁③而肉败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⑤,不食。不时⑥,不食。割不正⑦,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第十》 译文: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 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 四、文化常识 1、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川、鲁、粤、苏 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2、《中国菜谱·江苏》中的前言,对苏州菜肴的特色作过概括:“苏州菜口味趋甜,配色和谐,刀工细致,清新多姿,时令菜应时迭出,烹制的河鲜、湖蚧jiè、蔬菜尤有特长。” 五、文本探究 苏州菜,是在原始农业文明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形成的,是自然之恩赐与苏州人民之智慧的珠联璧合。但是,如同伴随着社会前进脚步的不断加快,苏州人原来的温和性格、不急不火的气质,受到了挑战一样,在工业文明的猛烈攻势下,传统的苏州菜艺,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苏州菜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明确: 继承和发展创新。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