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92657

5.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共29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4381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PPT,29张,必修,语文,人教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印 苏轼的人生地图 一生坎坷苏东坡 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②1069-1085,变法中,忤王安石.调离中央,先后知杭,密,徐,湖州。“乌台诗案”、黄州。 ③1085-1093,元佑更化期,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入朝任要职.召还,遭两党攻击,出知杭,颍,扬,定州。 ④1093-1101,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打击旧党.被惩处,五十九岁贬惠州.六十二岁 贬儋州。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赤壁”,即黄州城外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处。“怀古”,题材为咏史怀古诗。 解题 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常常寄情山水。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 / 江月。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整体感知 怀古咏史诗 临古地(眼前之景)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以及抒发个人情感等目的。 《咏怀古迹(其三)》《马嵬》 思古人忆古事 抒己志 自主学习 1. “临古地”,词人描绘了赤壁的哪些景物,以及由这些景物想到了什么? 2. 3. “思古人”,词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周瑜的形象? “抒已志”,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大江 故垒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气势磅礴,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拟人,浪涛的汹涌和猛烈 比喻,浪涛的浩大的声势和纯白的颜色。 夸张,悬崖险怪与高峭 正面描写了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景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点出所“临”的古地 一、“临古地”,绘赤壁之景色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描景过渡到写人,“江山如画”是实写,对赤壁壮丽景象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二、“思古人”,塑周瑜之形象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年轻得志(侧面衬托、美人衬英雄) ———英姿勃发、儒雅斯文、风度翩翩 ———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 (正面描写、外貌) (侧面衬托、夸张) 作者塑造了一个少年得志、风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