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07112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上册(共48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368172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48张,上册,上海,教版,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 THE CHARM OF CHEMISTRY 新课导入 一、化学研究什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一个氢原子 一个氧原子 一个碳原子 一个酒精分子 一个乙醚分子 酒精 乙醚 化学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 金刚石及其微观结构模型 石墨及其微观结构模型 化学是研究性物质的科学 超导材料 光学材料 磁性材料 研究物质变化规律是化学的重要任务 绚丽的烟花 菜刀生锈 一氧化碳中毒 塑料 橡胶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宇宙 显微镜下的花粉微粒 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药物 化肥 塑料 磁悬浮列车 杂交水稻 风力发电 生铁炼钢、钢铁生锈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在二氧化碳在熄灭 物理学 生物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 ⑴汽车和摩托车行驶中的加速 ⑵山羊和绵羊的DNA杂交,生产出一种特殊的动物———绵山羊 ⑶把生铁炼成钢,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⑷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⑸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物理学 生物学 化学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研究的学科 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二、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铁生锈变成了铁锈,铁锈不再是原来的铁,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不再是原来的蜡烛。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结冰 水的蒸发、冷凝 物理变化:没有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变形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唯一理论依据) 冰———水———水蒸气(状态发生了变化) 小麦碾成了面粉(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木材制成了家具(几何形状发生了变化) 外表变,实质不变 铁生锈 木柴燃烧 食物腐烂 考点:所有燃烧、食物腐败、金属锈蚀都是化学变化 练习1: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玻璃熔化 (2)冰变水 (3) 矿石粉碎 (4)汽油挥发 (5)石蜡熔化 (6)轮胎在烈日下爆炸 (7)火药爆炸 (8)铁生锈 (9)灯泡通电后发光 (10)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产生 (1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练习2: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有声音产生 (3)物质的溶解 (4)石油的分馏 (5)稀释浓硫酸 (6)冲淘法提取黄金 (7)沉淀、过滤、蒸馏 (8)小车的运动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9)物体的热胀冷缩,水的对流等、传导 (10)还原氧化铜,提炼单质铜 (11)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 (12)金属被酸腐蚀 (13)大理石被酸腐蚀 (14)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化学变化中常见的现象: 发光、 发热、 变色、 产生沉淀、 生成气体 化学变化的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两类变化的关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并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有些化学变化并不伴随明显的现象)。“有无生成新的物质”才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固态融化成液态 液态凝结成固态 化学变化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物理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黑火药爆炸:化学变化 气球爆炸: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经常有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1、变化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3、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反应时伴随的现象:(P5) 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或气体 是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的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何观察化学实验 2、变化中:需要的条件(有些反应不需要) 眼睛:颜色、气泡、沉淀 鼻子:刺激性气味 耳朵:声音 手指:触摸温度变化 考点:注意头和尾 (1)注意反应条件 (2)生成物不能说名称 取一小段镁带(颜色 状态 ),用砂纸擦亮(颜色 ),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