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088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28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正方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李荃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59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完成“练一练”。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正方形纸、长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 2.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每4人一张、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当回小小数学家,好不好?今天老师就给你这个机会,可是当数学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用聪明的小脑瓜思考,用你的眼睛仔细观察,用你的小手亲自操作,还要和你的同学共同配合,你们有信心吗? 2.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我们的校园。 提问:假如让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画面中这些物体的表面,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些图形中的两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 【(设计意图: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新课标》也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导入环节出示校园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假如让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画面中这些物体的表面,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接着让学生观察教室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猜测: 师:请你们快速的搜索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看看哪里有长方形或正方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一猜,长方形或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指名学生回答 2.验证 长方形对边相等怎么验证?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指出用量或折的方法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工具,四个人一组,动手量一量、折一折来验证一下。在研究之前请看一下研究要求:(课件出示) 指名展示验证过程,总结不同的验证方法 师:我们通过量或折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那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呢?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指名展示验证方法 指导验证角的方法 3.全班汇报: 4.总结:我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你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位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5.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介绍长方形的长与宽和正方形的边长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正如布鲁纳所言:“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开展自主学习,即看一看、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图形边角特征的过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验证。汇报时,各小组各抒己见,学生经历了由自主探索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动手操作验特征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主动建构了这两种图形的特征。】 三、实践操作、感悟体验 1.下面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