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13147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试卷(十四)(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22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文言文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试卷(十四) 一、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心眼既不专一, ,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 1.将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字。 谓:_____ 急:_____ 3.用自己的话总结上文的读书方法。 _____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上述的读书方法对你的启示。 _____ 小古文阅读,完成后面练习。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①,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日:“汝见我不②?”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①自障叶:遮蔽自己的树叶。②不:同“否”。③ 绐(dài):哄骗。④嘿:同“默”。⑤赍(jī):携带。 5.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 B.扫取数斗归(shǔ, 好几) 不能复分别( biàn,辨别) C.乃厌倦不堪(kā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 D.吏遂缚诣县(fù,绑)(zhǐ,到……去) 6.借助注释,翻译句子。 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_____ ②对面取人物。 _____ 7.“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 阅读 七步成诗① 文帝②尝令东阿王③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④菽⑤以为汁;萁⑥在釜⑦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②文帝:指魏文帝曹丕。③东阿王:魏文帝曹丕的兄弟曹植。④漉(lù):滤出。 ⑤菽(shū):大豆。⑥萁(qí):豆茎。 ⑦釜(fǔ):锅。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尝令东阿王(尝试) B.煮豆持作羹(用来) C.应声便为诗(随着命令的声音,立即) D.萁在釜下燃(烧) 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七步成诗》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选自《世说新语》。( ) (2)从“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可以看出曹丕想迫害弟弟。( ) (3)讲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吸引听众。所以,讲《七步成诗》这个故事时,我会用夸张的表情,炫耀的语气来讲述曹植作的诗。 ( ) 10.你觉得曹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 文言文阅读。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选自《说苑》) 【注释】悲鸣:动听地鸣叫。 委身曲附:弯曲着身子。 欲:想要。 延颈:伸长脖子。 11.短文中有四个“其”,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依次写在番号后,错写漏写不得分。 其:① _____ ②_____ ③ _____ ④_____ 12.写出短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 13.请你给这段短文加个小标题:_____ 14.选择,关于这个故事的启示,下列说法不太准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两败俱伤,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占便宜。 B.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C.一心暗算他人,必然遭人算计。做人做事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要考虑长远利益。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ēng gèng)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