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25379

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5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阶段特征 课件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79515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第四,单元,15课,北洋军阀,统治
  • cover
(课件网) 近代中国的制度转型与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 【考点概览】 考点提示 涉及章节 政治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必修I(11、16、20) 必修Ⅱ(11) 必修Ⅲ(21、22、23) 中外历史纲要(20) 经济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思想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一、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 【概念阐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1928.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指一般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算起,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为止,共计十六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后期: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 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很快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3月成为大总统,继而1915年12月复辟称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严重破坏民主共和。为了实现其野心,1915年5月袁世凯甚至答应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奋起反抗。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随后南方多生相继宣告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2、军阀割据混战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各自支持下,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他们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是各军阀凭借手中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代表人物及势力范围)。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英美 日本 日本 3、张勋复辟 1917年5月,北京政府发生"府院之争","府"即总统府,"院"指国务院,"府院之争"即是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之争。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乃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帝溥仪复辟。此举召致全国反对,段祺瑞也组成讨逆军讨伐,复辟仅12天破产。 4、护法运动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借孙中山名望政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运动失败。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罢课 6月3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 拒绝 (3)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4)意义: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流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领导阶级新 指导思想新 革命前途新 (二)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成立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 共产主义小组的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