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36299

第07课 短歌行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22844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07课,短歌,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课 短歌行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 B.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描写宾主欢饮、融洽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形象生动,韵味隽永。 2.本诗善于用典表达诗人的情感,你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 【答案】1.D 2.①这几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②同时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 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错误。诗人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才投主”,“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这几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运用比喻手法,以山高海深比喻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此句借用了《管仲·行解》中陈沆的一段话,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而“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 》,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突出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①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②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③,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①“唯”另写作“惟”;②“明明”另写作“皎皎”;③“谈讌”另写作“谈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自己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