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4106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题

日期:2024-06-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20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
  • cover
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40分) 1.下列变化或现象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放热 B.爆炸 C.燃烧 D.敞口放置,物质质量减少 2..下列场所贴有 等消防标志的是( ) ①煤矿 ②油库 ③面粉厂 ④煤气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4.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5.欲除去热水瓶胆内附着的水垢(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加热 B.用砂子擦洗 C.加稀盐酸浸洗 D.加碳酸浸洗 6.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变成“干冰”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7.如右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如甲图),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乙图)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 )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少 D.火柴梗着火点低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汽水是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在水里制成的 D.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属于氧化物 9.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 A.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 D.毒害农作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瓶里,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 B.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必须密闭旋转,否则石灰水会变质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1.将碳与氧气按下列质量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为一纯净物的是( ) ①3∶8 ②3∶5 ③2∶1 ④3∶4 A.① B.①② C.③ D.A和B和C均不对 12.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最多能得到x g沉淀,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下列变化:CO2→CO→CO2(假定无损耗),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能得到y g沉淀,则x与y的关系是( ) A.2x=y B.x=2y C.x=y D.x与y不成比例 13..有人写了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 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力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 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 ) A.CO2 B.O2 C.CH4 D.H2 14.一氧化碳是排放量很大的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下列中的:①锅炉中煤的燃烧; ②汽车排放的废气;③氢气的燃烧;④汽油的挥发( )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15.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温度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1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17.把8克O2和6克C单质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当两种物质都全部消耗时,容器内存在的单质是( ) A.CO B.C CO2 C.CO O2 D.CO2 O2 18.要除去氮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使混合气体通过( ) A.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