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溶液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Ag:108 试卷好题分析 化学与安全T3、T5,教材素材T23 中考押题点分析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T16、T2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 A.碘 B.汽油 C.高锰酸钾 D.面粉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溶剂为乙醇 3.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易出现以下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 ) 4.其他条件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溶液的质量 (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无法确定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厨房中使用过的菜刀及时洗净擦干,能有效减缓锈蚀 B.自行车链条涂油,只能起到提高润滑的作用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 D.霉变的花生经高温蒸煮后继续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6.20 ℃时KCl的溶解度是34 g。取65 g KCl溶液于甲烧杯中,按图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 g 7.向下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使其溶解后,发现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粘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浓硫酸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a2 ℃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 g溶液 C.a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a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9.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 A B C D 10.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将t1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t2 ℃时,将105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为100 g 11.向1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2.5% B.20% C.22.5% D.25% 12.常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来鉴别物质。下列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羊毛与涤纶:点燃,闻气味 B.烧碱固体与氯化钠:加水,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C.硝酸铵与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铜与黄铜:相互刻画 13.下列物质敞口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但溶质成分不变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4.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铁离子的符号为 。 (2)电解水实验可测定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铜可用于制作导线,主要利用了其延展性和 。 (2)湿衣服晾晒后变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 (3)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