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采蘑菇的小姑娘》《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 课题 《采蘑菇的小姑娘》《铁匠波尔卡》 单元 7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完整地聆听歌曲,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使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听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为歌曲伴奏。 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乐曲主题旋律的变化,从而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聆听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 学生能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难点 感受与体验音的高低、主题旋律的相同与相似、乐曲的曲式结构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学生猜谜语:得出答案是双手。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讲解:歌曲中的小姑娘在采蘑菇,她形容蘑菇多得像星星一样数不清,大的像小伞装满筐。歌曲介绍:这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歌曲以叙事的形式赞扬了从小生长在山林中的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她们把劳动换来的果实当做幸福的礼品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出示歌谱并讲解———歌曲中表现小姑娘的心情是开心的、快乐的,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热情的。再次欣赏歌曲,指导学生哼唱歌曲并讲解———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和学生一起做动作。教师播放歌曲音频,给学生下发打击乐器指导学生给歌曲伴奏。 1、学生欣赏歌曲并回答:“她”在做什么 ?“她“采的蘑菇多吗?歌曲中怎样形容采的蘑菇又大又多?2、学生听老师对歌曲进行介绍,识记相关内容。3、学生复听欣赏歌曲并回答:小姑娘是什么心情?感受歌曲情绪。4、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跟着音频哼唱并回答:小姑娘把劳动成果换成了什么礼物?又和谁去分享?5、听到衬词处,跟着歌曲模唱。用动作模仿歌中小姑娘快乐地采摘蘑菇的样子。6、学生选择打击乐器,试着用下面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积累作曲家相关知识。再次欣赏,加深旋律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6、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和节奏感。 讲授新课《铁匠波尔卡》 1、作者介绍:奥地利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1853年开始从事指挥和作曲,后任宫廷舞会的指挥。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其中有100多首波尔卡。2、作品欣赏:《铁匠波尔卡》创作于1869年,是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深受大家的喜爱。3、教师出示主题旋律指导学生唱一唱。4、教师指导学生画一画旋律线唱一唱主题旋律。5、教师指导学生说出主题思想: 音乐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与欢乐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在火光下快乐地劳动的情景。 学生听老师介绍作者,识记相关内容。学生欣赏作品图形谱,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在老师的伴奏下唱一唱下面的旋律。随图中高高低低的小锤子图形谱,划划主题旋律的走向,再用哼唱主题的方式,背唱几句主题旋律。(前奏旋律最后一个音加了一声小锤声,紧接着主题旋律就出现了)。你能说出这首乐曲所有表达的主题思想吗? 积累外国音乐家相关知识。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熟悉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力。5、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课堂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用三角铁.碰铃、沙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