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5379

科学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日期:2024-05-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431970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学,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解决
  • cover
课件118张PPT。科学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学生的问题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初二下上完奥斯特实验实验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条南北向放置的直导线下方静置一个小磁针,当导线中通以由南向北的电流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 方向。 为降低难度老师求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模拟实验,并回答。错误率100%。观察发现:问学生有哪几个方位,没有一个不知道,但是站在教室里,学生却指不出东南西北。回答是因为记忆,指不出方向是因为不理解。问题的错处有这些: 错处有:1.工具找不到,没有导线,没有磁针,手足无措,一脸茫然,提示:用两支笔,一支代表导线,一支代表磁针; 2.学生分不清南北东西,尽管他们知道指南针指南北,但是真的需要自己来指示方向时,绝大部分同学在寻找南北在哪里;提示:看从窗户里射进的阳光,一些同学解决了,但还是有一批学生两眼无光。再提示,太阳在我们的哪个方位?回答头顶,再提示:冬天的风从哪个窗户吹进来的?那个,冬天一般吹什么风?北风。好不容易解决南北的问题,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磁感线的方向。 3.在教室里找不到东西方向了。空间方位也缺失了--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指不出东西南北?方位教学是一个难点,小学科学和日常经验已经告知大家,那么是不是不需要教学呢?实践证明不是这样的。观察者的位置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如图:原因分析许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在地球仪上贴方向标和粘火柴梗的含义。课堂的进程并没有解决同学的方位感,当然空间方向模型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其真实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模拟站在地球仪上的那个点,身临其境,火柴梗就是人。当我们想象自己就是火柴梗时,学生就进入了情景,教学过程也就变得比较顺畅了。当然在后面晨昏线教学时也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又不会辨别晨线的两侧的方位。原因: 没有建立完整的电路模型 明言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 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 默会知识 (怎么想、怎么做) 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 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 M. Polany :“缄默的知识”(1956),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科学智慧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1996)重点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知识的冰山模型(J.Brown,2000) 两种知识的学习认识知识的背景,重视学生的疑难 方法的传授与知识并重(好习惯受用一生) 依据科学学科的特点,突出活动与实验 问题:电子秤称的是质量吗?一 认识知识的背景,重视学生的疑难MgmgL1L2问题.为什么不能选地球为参照物学生的问题: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心说”不就正确的吗?问题:为什么不能说“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汽车的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刹住,即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所以,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症结所在:不容易刹住≠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难易:在相同外力作用下,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矢量)改变的大小。实验事实1: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相同外力作用下,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同;实验事实2:质量不同的物体,无论速度是否相同,在相同外力作用下,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不同。质量大的速度改变量小;质量小的速度改变量大。(牛二定律)问题: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为什么有时红色很快消失?而且还会出现白色沉淀?(来自演示实验的问题)◆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 中华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