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梦回红楼 红 楼 梦 01. 概述前五回内容,每人一回 02. 03. 04. 目录 CONTENTS 解读正册十二钗判词,每人两个 小组探秘(自由准备内容,可参照红学研究类书籍) 听众提问,小组解答。 《红楼梦》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作者尚有争议 )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情节梗概 《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金陵十二钗 《张宗祥藏金陵十二钗正册》 来历 红楼梦十二钗来源于红楼梦曲及判词图册。第5回太虚幻境梦中,贾宝玉阅读金陵十二钗正册全部判词,又在警幻仙子盛情邀请下,聆听十二位舞女的现场演唱。曲子共十四支,其中首支、末支分别为引子、收尾,中间十二支分咏十二个人物。曲子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一样,为了解人物历史、情节发展以及四大家族的彻底覆灭提供了重要线索。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摘自《红楼梦·第一回》 《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 暗示命运遭遇的命名 甄英莲(真应怜) 表明作者创作意图的命名 甄士隐(真事隐) 作者寄寓褒贬的命名 封肃(风俗) 解读人物 贾探春 注: "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 "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 注: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 注: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 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 "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以及家破的预兆,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判词: 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排序有何讲究? 首先,所谓正册、副册和又副册是有身份之别的。 所谓又副册,例举的是丫鬟中的杰出女性也。 所谓副册,例举的是妾一级中的杰出人物也。 而所谓正册,例举的是豪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以及媳妇也。 《红楼梦》中所写的妾不多。只有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被拐卖以后改名香菱的,不仅性格和善,而且颇有才学,且长相美丽,成为了薛蟠的妾,可惜一生命苦,被拐被卖被抢被打被骂,最终为薛蟠的老婆夏金桂折磨而死,可谓最苦命的女子。 探索研究: 解读人物 贾迎春 注: "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