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78544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89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课题,教案,课时,第一,空气
  • cover
空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4.培养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3.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并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难点: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小游戏:给学生玩吹肥皂泡游戏,并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 学生立即思维联想到空气上,并产生了探究空气的兴趣 利用小游戏,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展示目标】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下列问题: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怎样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 倾听、思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过渡】面对无处不在的空气,你想过它有哪些物质组成吗?【讲述】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开始了探索空气之旅。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6页,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思考问题】对于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过程,你有何感想?拉瓦锡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有无不足?【探究2】空气中还有哪些成分?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提出想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回答问题:拉瓦锡在做研究时的科学态度让人敬佩;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有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还有其他物质。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提出想法可能有: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冰饮料瓶露至于空气中,瓶壁有水珠;干脆饼干开口后不久,会受潮变软,说明空气中可能会有水蒸气。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告诫学生不迷信权威,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 【过渡】目前,我们对于空气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生活经验和常识,能不能用实验的方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引导实验】展示上图仪器,让学生吸气,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演示上图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现象。【探究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实验2-1观察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使用破损试管?为什么用白磷?热水的作用是什么?改进实验的优点是什么?【形成结论】a、由于过量的白磷燃烧时耗尽了破损试管内空气中的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试管中。而且试管内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试管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C、试管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它不能支持燃烧。【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做这个实验时如果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白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热水温度不够,不能使白磷燃烧。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谁的体积?【学生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