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概况 本单元从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入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对氧气进行了初步的认识。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为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提供了事实材料,也为概括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提供了依据,这部分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单元教学要求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认识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和催化剂及催化剂作用,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4、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 5、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和练习连接仪器操作,学习 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作氧气。 单元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制取的实验操作 2、对化学反应及物质化学性质的理解 单元教学难点 1、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咋化学学习过程中,对科学方法的体验 单元课时分配 内 容 课 时 课题 1 空 气 1 课题 2 氧 气 1 课题 3 制取氧气 1 单元教学建议 课题1 空气 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通过演示,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化学实验;另一方面可以领会这个实验设计的的意图,以便于体会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的实验思路。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认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空气是人类宝贵资源。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着人类生存,因此很自然地联系到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课题2 氧气 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性质、化学反应两部分。教学时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后面关于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是以氧气的典型反应为先导引出来的。在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教学过程中,要交给学生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顺序,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从色(颜色)、味(气味)、密(密度)、溶(溶解性)等方面认识。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准确地做好三个演示实验是关键,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科学地进行观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讨论氧气发生的典型反应,认识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异同等。 课题3 制取氧气 通过实验2-5和实验2-6,在观察与比较、分析中引出催化剂的概念。课外活动安排学生寻找新的催化剂,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室制取方法,让学生了解制取气体应包括所用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气体检验和验满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课题 1 空 气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手机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逐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计划 了解空气的组成、各组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如何知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的方法 1课时 教学过程 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空气) 一、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