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研究什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学科大致概貌,知道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观察,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通过生活实际与课堂实验相结合,了解化学学科大致概貌。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本节课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通过举例、实验、建模等活动感受化学的魅力,对化学学科充满期待与好奇;感受生活的美好无法离开化学的支持,化学就在身边。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化学的开端。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但对于化学及其特点和应用并不太熟悉,只是感性的、表面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本节课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3.重难点 重点: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产生学习化学学习的兴趣; 难点: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三、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化学实验、微粒模型。 四、教学流程 这节课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学案为学习载体,了解化学学科大致概貌为学习主线,通过不同的活动来体验化学研究的内容,设计以下学习活动环节。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魔术: 这是一张白纸,就好像我们同学对这门新学科一样。但是,它又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它很神奇,看:(用碳酸钠溶液喷出“化”字),大家猜一猜,接着老师再喷的话,会喷出哪个字? 观察、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一: 物质变化 过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板书:化学研究什么?】 讲解: 从字面上解释,同学们觉得什么叫化学?化学其实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一门学科,那什么叫物质?我们周围客观存在的都是物质(如教室里看得见的桌椅,看不见空气)。比如说回形针和剪刀是两个不同的物体,但是他们都是用铁这种物质制造的,铁就是一种物质。 【板书:一、物质变化】 过渡: 很好,我们不妨来体验下面这几个变化。 活动一/1:折纸、捏橡皮泥; 活动一/2:烧水。 小结: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过渡: 我们把这种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变化就叫作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征是变化前后物质的大小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1. 物理变化】 过渡: 我们再来观察下面这些变化。 活动二/1:神奇的饮料; 活动二/2:大理石和盐酸; 活动二/3:推测金属。 讲解: 产生颜色变化、产生气泡、沉淀等现象,说明变化前后物质本身发生了改变。我们把这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板书:2. 化学变化】 聆听。 回答。 活动。 观察。 总结。 聆听、总结。 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