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项训练三 实验探究 1. 某同学以桑叶和芹菜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芹菜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_____。为使芹菜叶子和桑叶的形状相似,需进行的处理方式是用剪刀将芹菜叶子和桑叶剪成_____。 变量的单一性 相同的形状(意思正确即可)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___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列第_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②找来的体形较小的蚕 ③找来的体形较大的蚕 生来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① (3)实验过程中,应以_____为变量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4)下图是该同学将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桑叶及其他植物叶 D (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 _____。 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蚯蚓学会走“T”形迷宫需要经过200次左右的训练,而小白鼠属于哺乳动物,它是否具有学习行为呢?某同学进行了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针对实验,请你提出探究问题:_____? (2)该实验用3只小白鼠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 _____。为了保证实验数据准确,必须选择_____的小白鼠。 (3)通过对小白鼠走出迷宫得到食物的时间记录表的分析发现,小白鼠第一次走迷宫与第三次走迷宫形成一组_____实验。 小白鼠是否具有学习行为 1只数量太少,误差太大,无法排除偶然因素 大小(或体重)、健康状况相似 对照 (4)将3只小白鼠每一次找到食物的时间数据进行_____处理。再取另一只小白鼠,它3次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是否与处理后的数据相同?为什么?_____ _____。 (5)实验结论:小白鼠具有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通常小白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1种叫声,引来其他小白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的作用。 求平均值 不是;不同小白鼠有个体差异,学习能力可能有所不同 学习行为 信息 (6)蚯蚓学会走“T”形迷宫需要经过200次左右的训练,而小白鼠只要经过三四次训练就能学会走迷宫,说明_____,这是由_____决定的。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遗传物质 3. 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检测池塘水中有没有细菌和真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1)B步骤是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_____过程。 (2)D步骤如果观察到的菌落呈绒毛状,颜色各异,可判断这是_____菌落。 接种 真菌 (二)检测教室中有没有细菌和真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步骤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2个培养皿中,密封好,标上Ⅰ号和Ⅱ号,高温灭菌,冷却后置于无菌环境。 步骤三:打开Ⅰ号培养皿,在教室的空气中暴露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四:将Ⅰ号培养皿放入冰箱培养,Ⅱ号培养皿放入恒温箱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步骤一加入牛肉汁是为了_____ _____;步骤二高温灭菌的作用是_____ _____。 (4)以上实验步骤中,不合理的是步骤四,应改成_____ _____。 (5)将实验步骤改进后,可观察到Ⅰ号培养皿_____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