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34359

《生命与健康常识》九年级全一册 第4课 认识艾滋病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548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命与健康常识,九年级,一册,4课,认识,艾滋病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艾滋病 单元 二 学科 生命与健康常识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讲述艾滋病的危害,树立防范意识。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艾滋病。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蔓延形势。3、知道艾滋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 重点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蔓延形势。 难点 知道艾滋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了解红丝带的意义,引出红丝带和艾滋病有关。 观看图片,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了解艾滋病知识(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从而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引发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二)信息平台艾滋病学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AIDS的译音,A代表Acquired,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遗传的;I代表 Immune,即免疫,对疾病的抵抗力;D代表Deficiency,即缺陷,有不足;S代表Syndrome,即综合征,意为一种疾病的多种症状和体征。艾滋病病毒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清除。(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称艾滋病病毒带毒者或携带者。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后,不能维持人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四)专家在线1、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通常要经历一段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因人而异,短则数月,长则可达十几年,平均为8~10年。2、在潜伏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表看起来和健康人完全一样。不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身体内部有艾滋病病毒,他们可以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将病毒传染给他人。3、艾滋病病人因机体免疫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4、从感染HIV到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的过程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五)艾滋病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乙类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六)专家在线艾滋病难以治愈,从医学上讲,主要有以下原因:1、当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DNA便整合到细胞基因内,除非杀灭全部受感染的细胞,否则无法清除侵入细胞内的艾滋病病毒。2、艾滋病病毒可直接感染脑细胞,被感染的脑细胞死亡率极高。3、艾滋病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同一个人身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分离出来的病毒结构也不一样,给药物治疗增加了困难。(七)阅读空间:触目惊心的数字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约有367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210万为儿童、1780万为女性( 15岁及以上)。2016年就新增180万感染者,100万人死于艾滋病病毒相关病症。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八)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1982年,艾滋病病毒随血液制品传入我国。我国艾滋病大致经过了三个流行阶段:1985—1988年为国外病例传入期;1989—1993年为艾滋病散播期;1994年至今为艾滋病高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