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3563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历史事件类(含答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493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
  • cover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康十年冬十一月,诏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渊轻财好施,倾心接物,五部豪杰,幽、冀名儒,多往归之。惠帝永熙元年冬十月,以刘渊为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永兴元年,初,太弟颖表匈奴左贤王刘渊为冠军将军,监五部军事,使将兵在邺。渊子聪骁勇绝人,弱冠游京师,名士莫不与交。渊从祖右贤王宣谓其族人曰:“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候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左贤王英武超世,天苟不欲与匈奴,必不虚生此人也!”乃相与谋推渊为大单于,使其党呼延攸诣邺告之。冬十月,刘渊迁都左国城,胡、晋归之者愈众。渊谓群臣日:“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刘宣等请上尊号,渊曰:“今四方未定,且可依高祖称汉王。”于是即汉王位,大赦,改元曰元熙。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上党崔懿之、后部人陈元达皆为黄门郎,族子曜为建武将军。元达少有志操,渊尝招之,元达不答。及渊为汉王,或谓元达曰:“君其惧乎?”元达笑曰:“吾知其人久矣,彼亦亮吾之心,但恐不过三二日,驿书必至。”其后,渊果征元达。元达事渊,屡进忠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知也。曜生而眉白,目有赤光。幼聪慧,有胆量。早孤,养于渊。及长,仪观魁伟,性拓落高亮,与众不群。好读书,善属文。铁厚一寸,射而洞之。常自比乐毅及萧、曹,时人莫之许也。惟刘聪重之,曰:“永明,汉世祖、魏武之流,数公何足道哉!怀帝永嘉二年冬十月甲戌,汉王渊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凤。宗室以亲疏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功伐悉封郡县公候。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 B.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 C.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 D.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冀名儒,多往归之”与“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B.“且可依高祖称汉王”与“依乎天理”(《庖丁解牛》)两句中的“依字含义相同。 C.“好读书,善属文”与“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两句中的“属”字含义不同。 D.“数公何足道哉”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道”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渊待人接物十分真诚,从不吝啬自己的财物,而且乐于施舍给别人,匈奴五部的豪杰、名儒都去投靠他。 B.刘渊模仿汉朝建国号为汉,登上王位,大赦天下,册立王后,还祭奠汉宗汉祖。 C.刘曜生有异相,自幼聪明,很有胆量,喜爱读书,文武双全,虽不被众人看好,但独得刘聪赏识。 D.刘渊分封宗族异姓之人时均依据一定的标准,宗室之人为郡县王,异姓之人为郡县公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子聪骁勇绝人,弱冠游京师,名士莫不与交。 (2)元达事渊,屡进忠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知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辽东诸将孰贤?”对日:“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