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41072

13《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2502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心亭看雪,1课时,导学案,学生,教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学法指导: 1.本文是游记类的小品文,理清记叙的要素。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课前查阅有关张岱的资料,“知人论世”透过质朴、淡雅的语言文字,把握作者的情感。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清乾隆帝在亭上题有匾额“静观万类”和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白描。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身世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先口译后笔译全文。 3.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2)下面句子有何特色,试加以体味。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是日更定( ) ②拥毳衣炉火( ) ③雾凇( ) ④一芥( ) 2.解释加粗词。 ①是日更定:( )②余拏一小舟:( )③上下一白:( )④焉得更有此人:( ) 3.填空。 《湖心亭看雪》是明代的_____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的_____文。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3)“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1.无标点读文意。(PPT) 2.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文中标注节奏) 二、疏通文意 (一)疏通第一段 1.结合注释,翻译第1段。 2.重点词句。 (1)这部分中“余住西湖”中“余”的古今含义有什么变化? 明确: (2)在这部分中,哪些词有活用现象?找一找。 明确: (3)“是日更定矣”中“是”字怎么解释? 明确: 3.感知内容。 (1)“看雪”的时间是?地点是? 明确: (2)写雪大的句子是?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是? 明确: (3)写“余”去看雪,什么时间去的 明确: (4)写湖心夜景其总的印象和特写景物分别是什么? 明确: (二)疏通第二段 1.结合注释,翻译第2段。 2.重点词句。 (1)在这部分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找一找。 明确: (2)“客此”中的“客”是怎么活用的? 明确: (3)再看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找一找。 明确: (4)结合全文注释,找一找有哪些一词多义现象? 明确:①一: ②更: ③白: ④大: 3.感知内容。 (1)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明确: (2)那人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 (3)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 (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 明确: 三、整体把握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明确: 2.再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