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53182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69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空气,人教,课题,实验,含量,氧气
  • cover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 生你身边看不见, 越往高处它越少 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预习:阅读课本26-27页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2.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如图(课本27页)2-3,该实验的名称 会看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 ,说明空气中 被消耗了,消耗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 4.由 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 ,如 ;由 物质组成的叫 ,如 。 5.纯净物有 ,而混合物没有 。 思考: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空的集气瓶倒扣入水中,水无法占满集气瓶。 用扇子扇一下有风的感觉。 用注射器抽一下,再向水中推挤,有气泡产 生。 捏住鼻子会感到呼吸困难。 推进新课 [过渡] 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分析]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 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 [分析] 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 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做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讨论]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结论] 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分析] 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拓展练习: 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填整数)的位置上。 (3)实验结论: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