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57624

2023届高三语文暑期专练课时作业44(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251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届,高三,语文,暑期,专练,课时
  • cover
2023届高三语文暑期专练课时作业 (第44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是怎样迷人的景色啊!暮霭沉沉下垂时,月亮尚未升起,萤火虫却已从夜帷里钻出来,就像从夜空里飘洒下来的星星,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无声地_____着,在瓜棚、瓜园的周围飞舞起来了。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田野就像洒了一层银粉。远远的树林,近处的田陌、沙冈,_____出一派既清晰、明亮,又空灵、柔和的景色。 我们常常结群打伙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三老瘪"———一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偷瓜时,我们先派一个"侦察兵",悄悄地溜进瓜棚,在他眯着眼打盹儿的时候,在他的鞋壳里放一把干蒺藜,然后,在瓜园小径上也____蒺藜。一旦他发觉有人偷瓜时,跳下床铺,脚一着鞋,就被扎得____,光着脚追我们,小径上的蒺藜又扎得他直吼直骂。叫骂声中,我们早已抱着几个甜瓜或西瓜像小狗獾似地跑远了。于是,我们就躲在河滩里,趴在草地上,尽兴地享受"战利品",吃饱了,打着饱嗝,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 1.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D.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漂浮 表现 撒 横眉立目 B.飘荡 表现 洒 龇牙咧嘴 C.漂浮 呈现 洒 横眉立目 D.飘荡 呈现 撒 龇牙咧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带着满足、快意和甜蜜睡觉去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自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始,缅怀时刻(Moment of Remembrance)成为闭幕式固定环节。昨晚,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 ① ,365名演出人员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随后变化成一片唯美的绿地,转而大地回春,一片生机盎然。在悠扬的《送别》音乐中,闭幕式主创团队用诗意的表达送别国际友人。 柳枝是柳树的枝条。 ② ,蕴含着在离别时刻挽留对方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朋友分离之时,远走的一方常常会被赠予柳条作为离别礼物。柳色返青,就意味着折柳惜别时,所以李白在《劳劳亭》中写道:“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如何呈现“缅———的概念, ③ ,不同于以往奥运会上韩国、日本等国运用葬礼、“物哀文化”等方式缅怀逝者,中国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4.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濦亭同麻知几赋[注] [金]元好问 零落栖迟复此游,一樽聊得散羁愁。 天围平野莽无际,水绕孤城闲不流。 柳意渐回淮浦暖,雁声仍带塞门秋。 登高望远令人起,欲买烟波无钓舟。 【注】 这首诗是作者避乱河南登封时的作品。麻知几,金代后期文人。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从首联中的“复此游”三字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再次来到濦亭游览时有所感而作。 B.颔联的“闲”字蕴意丰富,语带双关:既指水流平静之状,也指诗人闲适自在之态。 C.“雁声仍带塞门秋”意谓时值深秋,长空雁阵,哀鸣声声,送来一阵阵边塞的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