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69059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欣赏 阿细跳月

日期:2024-06-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5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
  • cover
《阿西跳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欣赏《阿细跳月》 2、表演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阿细跳月》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2、欣赏民族管弦乐版本《阿细跳月》,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够了解和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3、通过完整聆听、分段聆听、表演等环节,感受《阿细跳月》热烈奔放的情绪。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阿细跳月》热烈的情绪,并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及风格。 教学难点: 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并能学唱主题音乐,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也称《跳月歌》,是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阿细人之中的一首舞歌。每到节日盛事或农闲的月夜,阿细人在山谷空旷的草坪上或松林中,点起一堆堆篝火,并围在旁边脚踏着特别的5/8拍舞步,尽情唱歌,阿细人的月光聚会就被称作“跳月”。曲调多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全曲以第一小节为主题,每个乐句只有细小的变化。旋律活泼、跳跃、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便是根据《跳月歌》改编而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三、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走访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并思考,这是哪个民族呢 ?(师播放《跳月歌》) 生思考并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这就是彝族。 2、介绍彝族音乐 师: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阿细是其种的一个支系。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在“火把节”上人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 小三弦、中三弦、 大三弦等乐器来演奏,姑娘们则随着音乐 边拍手边舞! 场面十分热闹。 三、新课教学 1、初听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感受一下火把节的情绪是怎样吧!(师播放音乐) 生思考并回答:热烈活泼 2、听主题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欢快的音乐名字叫做《阿细跳月》(师出示课题) ,据说“阿细跳月”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传说在很久以前,阿细人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打了九天九夜还打不灭火,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就不断地换着脚,或单只跳着打,后来大火终于扑灭了。为了庆祝胜利,大家吹笛子、弹起三弦、拍着巴掌、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舞。他们跳舞的时候又经常是在晚上,所以被称为“阿细跳月”。 (师出示主题歌谱) 3、唱主题 师:你们听出来音乐中不断重复的是哪一句吗 ?(师模唱并出示歌谱)这就《阿细跳月》的主题音乐了,5/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五拍,这是彝族音乐常用的拍号,主题音乐由四句组成,主干音有哪些?(513为主,结束在521)现在我们一起来按照接龙的方式唱一唱(师生接龙唱,生唱521的音)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现在请大家跟琴用“da”模唱,并在每句的结束音上拍手。 师弹钢琴,生模唱。 4、复听 师:刚才我们所演唱的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过几次呢 ?每一次的主奏乐器相同吗?你能听出来哪些主奏乐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来欣赏一遍,并认真的数一数(师跟学生一起数,并板书) 生聆听并回答。 (14次)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每一次的主奏乐器都不一样,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认真聆听这段音乐,告诉我这是什么乐器?(师播放梆笛音色片段) 生思考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是笛子,属于我国北方一带流行的梆笛,声音非常高亢嘹亮。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片段,请你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师播放笙声部的片段) 师:这是由很多支大小不一的竹子组合在一起的吹管乐器,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笙的动作。 师:笛子和笙都属于西洋乐还是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对,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今天听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