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71091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8.2 合理搭配教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8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三年级,上册,数学,合理,搭配
  • cover
搭配的学问 主题内容设计 三年级学生在数学百花园中学习了“合理搭配”,会根据所给内容进行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同时学生能用3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不同的三位数;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学生对生肖很感兴趣,因此对干支纪年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在课上呈现干支纪年表,学生兴趣浓厚。为此想在这方面深入一些,使学生对中华传统纪年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网上搜索对公历、农历纪年的信息也不太多,更没有公历、农历纪年对照手册。因此借助月历、年历,组织学生编写公历、农历干支纪年对照手册,填补空白。同时让学生感受读书是一种乐趣,编书更是一种乐趣,还肩负着一种责任感。 因此,我的主题《搭配的学问》,副标题编写《公历、农历纪年对照手册》。翻开手册,从公元元年开始到2404年(因为我班有40名学生)的公历、农历对照,一目了然。课结束时将呈现一本精巧的《公历农历纪年对照手册》,课后将送给每位学生一本,作为纪念。 此活动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认真仔细的习惯以及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决心。 编写的过程体现搭配的方法,编写年份的过程复习了数数,同时准确书写形近字乙、己、巳,戊、戌,甲、申,学习寅、卯、庚、癸、亥、酉、辰、壬,语文课的书写也成了这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设计 1.激发兴趣,在学习搭配的基础上,用天干地支有序搭配,组成干支纪年表,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组合,编制公历、农历纪年对照手册。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3.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与实践条件设计 1.学生每人一份天干和地支名称。 2.每人一份创作作业纸。 3.准备彩笔。 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在数学百花园中认识了搭配,知道搭配要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同学们对老师介绍的干支纪年非常感兴趣,出示课件: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上面一行是什么?下面一行又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出示月历:这是2015年最后一个月的月历, 师:从这张表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二十 2廿一 3廿二 4廿三 5廿四 6廿五 7廿六 8廿七 9廿八 10廿九 1111月大 12初二 13初三 14初四 15初五 16初六 17初七 18初八 19初九 20初十 21十一 22十二 23十三 24十四 25十五 26十六 27十七 28十八 29十九 30二十 31廿一 师:下面这幅图呢?12月24日是星期四,你能推想到什么? 编写月历,大家猜测一下,需要知道什么? (每月的1日是星期几,这个月共有多少天) 月历,年历,网上一查,就能查到,对于上节课老师介绍的干支纪年,是非常重要的纪年方式,一下子就知道那一年是属什么的。比如今年2015年是乙未年,一下子就知道今年是羊年。但网上没有那么多信息,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公历 2015 2016 2017 干支 乙未 丙申 丁酉 这样的公历和干支纪年进行对照,特别清晰。你能继续向下想吗? 今天我们就从搭配的角度来创编《公历与干支纪年对照手册》。【板书】编写《公历与干支纪年对照手册》 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分工合作,共同编写一本从公元元年开始的《公历与干支纪年对照手册》。这本手册通过网络要向大众公布,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三、分析问题 1.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统一纸张) 2.小组讨论:编写《公历与干支纪年对照手册》,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以谁为周期? 甲子年是哪一年? 我从哪一年开始编写? 表格中都写什么? 书写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还可以怎样写? …… 3.交流 我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