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75782

第五章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课件(13张)

日期:2025-04-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469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第五,问题,研究,如何,城市,不再
  • cover
(课件网) 【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城市雨洪泛滥不仅引发了城市内涝,而且加剧了污染物扩散、水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利用水循环、土壤等地理知识,从地理学视角分析和探究这些问题的形成,从而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 探究思路 现实问题:我国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 了解城市洪水与土壤功能缺失的关系 借鉴国际城市雨洪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园 了解我国为控制城市雨洪而进行的海绵城市试点 探索我国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现实困扰和应对措施。 河南省会郑州市处于降雨量最高区域之中。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河南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 2021年20日16-17时郑州本站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资料1 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 土壤截留的降水越多,降水通过它流到河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削减了洪峰,因此降低了洪灾的风险。1米厚的多空隙土壤截留300毫米的降水量。 用沥青或者混凝土之类的不透水层覆盖的土地,降水无法向土壤下渗。城市中大面积的土地表面被硬化,一旦发生强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很容易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积水成涝。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在局部地区造成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资料分析】 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良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下渗 、径流、植物蒸腾、蒸发等 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北京地势低平,地势较为低洼处容易积水,但总体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面未硬化前,土壤蓄水能力强,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削弱洪峰,减轻洪涝灾害。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资料2 雨水花园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2.雨水花园有哪些作用? 雨水花园通过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实现增加下渗; 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和其它填充物过滤与吸附、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净化雨水; 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蓄积作用实现涵养水源; 通过浇灌植被、弥补公共用水等实现雨水资源化。 (1)能够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2)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雨水花园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雨水花园中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4)雨水花园的建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比草坪简单; (5)与传统的草坪景观相比,雨水花园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