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76280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5 运动与摩擦力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日期:2024-06-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764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核心,格式,版表,PDF,教案
  • cover
第5课时运动与摩擦力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对物休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对“摩擦力是 学情分析 如何产生的“如何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等问题没有深人思考。其实, 在本单元第1课时中记录下的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所挂垫圈的数量就体现了摩擦力的大小。 科学观念 *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知道摩擦力是有大小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 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大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的方法,探究摩擦力的内在原理和应用空间。 目标 *知道用不同方法科学标准地实证才能得出有效的科学结论。 探究实践 火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的关系。 火 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态度责任 *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并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体会生活中摩擦力是无处不在的,科学技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重点 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教学重难点 难点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 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滚木”、轮子、吸管、胶带、剪刀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复习引人:同学们还记得在本单元第1课中我们做的实验吗? (出示班级记录表)为什么当我们挂1个、2个…垫圈的时候 通过复习旧知并联系客 小车不动,而增加到第n个时才开始运动呢? 观事实,在聚焦部分先引 2.出示皮球,并演示皮球在桌面上的滚动。提问:皮球在桌面滚 出摩擦力的概念,使学生 一、聚焦 动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停下来,而不会一直滚动下去? 对摩擦力有初步的认识, (5分钟) 3.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为学生在探索活动中 4.教师指出:小车需要足够的力才会运动起来,滚动的皮球会慢 有更好的实践体验莫定 慢停下来,这些都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基础。 5.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对摩擦力的科学解释,并思考:在搬运重 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减小摩擦力呢?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活动一:直接拉动重物。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经验,直接用垫圈拉动重物,记录纸 盒刚开始运动时垫圈数量。 通过三个探索活动,对比 2.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 活动二:使用滚木拉动重物。 结果。知道摩擦力的大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伊始古人用滚木运送巨石的实例,改进实 小与物休的运动方式有 验方案,想到可以用滚木拉动重物。 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 二、探索2.继续实验:在纸盒的下方放几支笔或筷子等作为“滚木”,按照 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 (24分钟) 活动一的步骤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的摩擦力大。从而意识 活动三:使用轮子拉动重物。 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滚木在实际运用中的不足:每次都要重复 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 摆放滚木,比较麻烦。 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 2.提问:如何改进?(可以把“滚木”和小车绑在一起,随着车身一 大进步。 起运动,做成现在汽车的样子) 3.继续实验:给纸盒安上轮子,按照活动一的步骤重复实验三次, 取平均值。 1.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 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研讨 研讨结果。 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 (6分钟) 2.师生总结:安装轮子搬运硬纸盒,所用垫圈数最少,纸盒受到的 科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中 摩擦力最小,也最方便。 的问题的能力。 思考:各种交通工具都是怎样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