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章末复习 【知识结构】 【考点归纳】 1.集合的“三性” 正确理解集合元素的三性,即 出卷网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在集合运算中,常利用元素的互异性检验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因互异性易被忽略,在解决含参集合问题时应格外注意.21教育网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包含、真包 出卷网含和相等.判断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的本质是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包含关系的传递性是推理的重要依据.空集比较特殊,它不包含任何元素,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解题时,已知条件中出现A B时,不要遗漏A= .21·cn·jy·com 3.集合与集合之间的运算 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Venn图与数 出卷网轴是集合运算的重要工具.注意集合之间的运算与集合间的关系之间的转化,如A B A∩B=A A∪B=B. 4.函数与映射的概念 (1)已知A,B是两个非空集合,在 出卷网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这个对应叫做从A到B的映射,记作f:A→B.若f:A→B是从A到B的映射,且B中任一元素在A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映射叫做从A到B的一一映射. (2)函数是一个特殊的映射,其特殊点 出卷网在于A,B都为非空数集,函数有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两个函数只有当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2·1·c·n·j·y 5.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的单调性主要涉及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出卷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等相关问题.深刻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根据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分为四个步骤证明,步骤如下: ①取值:任取x1,x2∈D,且x10; ②作差变形:Δy=y2-y1=f(x2)-f(x1)=…,向有利于判断差的符号的方向变形; ③判断符号:确定Δy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可以进行分类讨论; ④下结论:根据定义得出结论. (3)证明函数单调性的等价变形: ①f(x)是单调递增函数 任意x10 [f(x1)-f(x2)]·(x1-x2)>0; ②f(x)是单调递减函数 任意x1f(x2) <0 [f(x1)-f(x2)]·(x1-x2)<0. 6.函数的奇偶性 判定函数奇偶性,一是用其定义判断, 出卷网即先看函数f(x)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检验f(-x)与f(x)的关系;二是用其图象判断,考察函数的图象是否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去判断,但必须注意它是函数这一大前提.21·世纪*教育网 【要点突破】 要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解决集合的概念问题的两个注意点 (1)研究一个集合,首先要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然后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当集合用描述法表示时,注意弄清元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1cnjy.com (2)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例1、集合M={x|ax2-3x-2=0,a∈R}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 【训练1】 已知集合A={m+2,2m2+m},若3∈A,则m的值为_____. 要点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两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1)定义法. ①判断一个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另一集合B,若是,则A B,否则A不是B的子集; ②判断另一个集合B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第一个集合A,若是,则B A,否则B不是A的子集;若既有A B,又有B A,则A=B. (2)数形结合法. 对于不等式表示的数集,可在数轴上标出集合的元素,直观地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值. 例2、已知集合A={x|2x-3≥3x+5},B={x|x≤2m-1},若A 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训练2】 已知集合A={x|=,x∈R},B={1,m},若A B,则m的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