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88166

24.《月迹》教案(共1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05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月迹,教案,1课时
  • cover
24 月迹 “月迹”即月亮的痕迹、踪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 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呢?这需要我们从《月迹》中一起去寻找答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理解文中重要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款款、累累、面面相觑、嫉妒”等词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内容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月之美,保持童心童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轨迹。 【教学难点】 1.文中所写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2.体会作者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引导体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课时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亮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的,有的是借天上的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想的。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 2.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篇与月有关的散文,那就是贾平凹的《月迹》。(板书:月迹)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 朗读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的节奏和断句。 1.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把握“款款、累累、面面相觑、嫉妒”等词语的含义。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从字面上看“月迹”的含义是什么? 月亮的踪迹。 2.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月亮的踪迹并做上记号。并用【】在文中标示出相应描写月亮的语段。 月迹:室内———院内———院外 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3.明确重点:寻月亮。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寻月”的过程。 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不知道还有人。又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都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又突然在弟弟妹妹的眼睛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5.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怎样的心理情绪发展变化过程? 镜中月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又“羡慕”又“嫉妒”,不由得“争执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6.把你觉得好玩、有趣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吧。(教师及时点拨。) (1)阅读第2自然段。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描写的月亮是静态的,还是在变化的 这一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是月亮的变化过程。 (2)“满院子的月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累累的骨朵儿了。”你为什么喜欢这里 因为这几句话运用了很多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和桂树的样子,给人宁静、美好的感觉。 (3)“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 的痒痒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气息 这种气息指的是院子里有月光和桂树,奶奶说月亮上也有桂树,使“我们”产生了想象和灵感,仿佛自己已经身处月宫了。 (4)“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奶奶的话是什么意思 奶奶的话是对“我们”争论“月亮是谁的”的解释,月亮挂在天上,不属于任何人。 (5)“只要你愿意,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