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90343

粤教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31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 cover
4.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课题承前启后,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过渡,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可见本课题的学习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对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化学概念基本掌握,特别是对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有较深层次的理解,为本节课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太强。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训练描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表达,危险性小的实验让学生去做。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相关知识回顾:1、什么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那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使学生以探究的心理进入本节课。然后采用先学后教、科学探究、交流总结、迁移应用、拓展提升的模式进行。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策略和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1、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相关知识回顾:(1)、什么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那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使学生以探究的心理进入本节课。 2、利用课堂师生演示实验,课件及课堂“小口袋”,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并且将整个课堂调节得有声有色,动静有致。 教法设计: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总结法、讨论法、迁移应用法。在质量守恒定律发现过程中,我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学生经历初次探究的挫折后,分析原因,优化设计,再次探究,最终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水通电的微观过程,让学生领悟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 六、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学生经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水平,对实验问题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形成初步科学探究意识。 2.教学准备: 1)实验准备:托盘天平、锥形瓶、有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气球、碳酸钙、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 2)媒体准备:课件、实验视频、班班通设备。 3.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程序 (一)、提出问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是否与燃烧的铁丝的质量相同?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只知道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但是没有涉及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由此产生学习动机。 (二)、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出不同的假设与猜想: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