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 有趣的吊饰 学科/领域:美术 (设计·应用) 年级: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卷网-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内容,是“五彩纸.变呀变”单元教学的第2课。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审美特点,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通过用画、剪、贴、串联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纸质饰物设计。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好玩好动,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活泼、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了解民间工艺吊饰在造型、色彩、花纹、串联方面的特点。能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小吊饰。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欣赏与观察的活动中,认识了解民间工艺吊饰在造型、色彩、花纹、串联方面的特点;在教师引导及示范中感受、学习制作小吊饰的过程与细节;在创作与表现中,掌握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带装饰的小吊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民间吊饰的特有美感,激发学生欣赏、热爱中国民间艺术。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学教重点】能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小吊饰。 【学教难点】能设计制作具有装饰性的小吊饰。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教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体验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学教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勾线笔、彩色笔、彩色纸、剪刀、固体胶棒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彩色笔、彩色纸、剪刀、固体胶棒等。 【学教过程】 创设情境,观察图片,提问思考 1.通过微课中的小视频一同欣赏民间工艺吊饰。 2.通过观察小视频图片中的各种民间工艺吊饰,让学生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审美特点,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 意 图:让学生感知民间吊饰的造型、色彩、花纹以及串联的特点。 学生活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活动:组织活动、引导观察、记录结果。 学教方法:情境教学、直观教学、问题教学。 评 价 点:会观察、会体会。 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畅想可以如何做纸质小吊饰。 通过观察图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 意 图:让学生观察想象、培养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活动:看一看、想一想。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归纳总结。 学教方法:情境教学、直观教学、问题教学。 评 价 点:会想象、有趣味、有创新。 三、引导、示范小吊饰的制作,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小吊饰。 1.通过观看教师作品、教师示范视频学习怎样制作具有装饰性的小吊饰。 2.小组合作完成小吊饰。 意 图: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画、剪、贴的方法制作小吊饰;掌握简单的沿线剪技巧并养成良好的用剪习惯。 学生活动:看一看、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 教师活动:示范、组织活动、引导方法。 学教方法:视频直观教学、问题教学、自主体验。 评 价 点:有创意、外形好、色彩亮丽和谐、装饰美观、粘贴合适牢固、边线平整、串联有节奏。 四、拓展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小吊饰、鼓励学生完成更高要求的小吊饰。 通过小视频拓展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小吊饰,引导学生体验吊饰制作在材料应用上的更多选择和突破以及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身边的材料独立完成小吊饰的制作,体会创造美的乐趣。 意 图:让学生欣赏观察,体验吊饰制作在材料应用上的更多选择和突破。 学生活动:看一看、想一想。 教师活动:引导欣赏、归纳总结、适时鼓励。 学教方法:情境教学、直观教学。 评 价 点:会想象、有趣味、有创新。(
课件网) 有趣的吊饰 岭南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 欣赏:民间工艺吊饰 你喜欢这些吊饰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