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03208

3.4 升华和凝华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河南省各地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有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4592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解析,学期,八年级,物理,人教
  • cover
3.3 汽化和液化 1.(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发现其温度低于0oC。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B.形成霜的过程需要吸热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会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2.(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2021年9月30日上映的国庆档战争电影《长津湖》,仅一周票房破30亿,力压所有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影片中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东线战场上,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重挫美军精锐的陆战第一师,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执行埋伏任务的志愿军睫毛上都出现了白霜这些白霜形成的原因是(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凝固 C.升华 D.液化 4.(2022·河南·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八年级期末)“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5.(2022·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期末)谦谦同学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谦谦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谦谦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华形成冰 B.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降低了熔点,使其极易熔化,熔化过程放出了热量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D.霜打枝头中的“霜”和本实验中形成的“霜”不属于相同的物态变化 6.(2022·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 “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 C.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D. “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7.(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雨是水汽化形成 B.露是水液化形成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D.雪是水蒸气凝固形成 8.(2022·河南·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有关部分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 C.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积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9.(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刚开始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这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华造成的 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C.用久的灯泡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熔化后凝华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