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0459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264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的,历史性,转折
  • cover
课件34张PPT。课程标准: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时代》(又译《时代周刊》、《时代杂志》;英语:TIME)是美国的一本新闻周刊。每年年底都会选出该年度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是对该年最有影响力的人、事或物。放眼全球,能够两次以上名列其年度人物的,总共不超过10人。《时代》两次选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为自己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  1979年1月1日的《时代》,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⒈时间:1978年12月   ⒉内容:    ⑴思想路线:    ⑵政治路线:    ⑶重大决策: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⒈时间:1978年12月   ⒉内容:    ⑴思想路线: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方针    ⑵政治路线:     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⑶重大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世界银行评价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⒈时间:1978年12月   ⒉内容:   ⒊意义:    ⑴伟大转折    ⑵开辟新道路    ⑶新时期标志  想一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兴起?  材料一 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三 农村实行以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根据材料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基本国情现状:温饱问题弊端:人民公社体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的最大分别:农民将国家的土地承包(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国家与农民订立合同﹐规定农民将相当数量的农产品上缴给国家后(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其它的余粮则由农民自由处理﹐可在自由市场出售(“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内容    ⑵特点:“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⑶过程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内容    ⑵特点    ⑶过程:     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       ↓     安徽、四川推行       ↓     全国推广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