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09110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 长江 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3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长江
  • cover
角色扮演 走近长江 ———初中地理《长江》教学设计 一、本设计说明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长江概况”、“长江上中下游水文特征”、“长江开发利用及保护”。整个教学活动我通过让学生扮演小小水利家对长江进行考察。我把整个考察任务分为三个小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分别是“长江万里行”活动,了解长江概况及上中下游水文特征;“长江寻宝”活动,了解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群英献策”活动探究长江开发与治理的方向与措施,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根据“二期课改”要求,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尽可能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资料,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另外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地图的运用非常重要。在设计问题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这堂课我将动画、图片、录像等教学素材制成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灵感,通过角色扮演,领略长江风采,力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长江》一课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祖国篇(上)中第四章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做了大量的探究,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另外班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读图析图能力较强,兴趣广泛,知识面较广,思维较为活跃,为本课的教学创造了条件。 三、主要教学环节实施过程 1、情景引入 课前播放背景为长江风光的歌曲《长江之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江的欲望。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是我们中华民族对长江的赞美,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对长江的概况已经有所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小水利考察家再次走近长江,进一步了解长江,领略长江的风采。 2、新课教学 以小小水利考察家的角色扮演,进行以下三个环节的探究长江的活动。 活动一:“长江万里行”考察活动 (一)教师下发活动任务单,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及6张景观图片(上游:虎跳峡、瞿塘峡;中游:荆江大堤、江汉大堤;下游:集装箱码头、上海长江隧桥)进行读图训练,落实读图基本技能要求,通过判读景观图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任务单”分析归纳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长江万里行”考察活动任务单 考察要求: 1、利用地图册(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和学习包中相关地图(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及景观图片,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协同组员一起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考察任务。 2、考察计时10分钟,考察结束,每一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考察结果。 3、在汇报考察结果时,需说出理由及所用的相应地图。 考察任务: 利用相关地图及学习包中9张景观图片,联系旧知,把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水文特征连线归类。 汇报考察学习结果: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考察结果(抢答题)。 抢答题:教师呈现长江水系图(FLASH),沿长江主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口FLASH动画呈现需抢答的问题。教师说抢答规则,当屏幕上出现问题时,以谁先站起为先。 过渡:同学们,你们通过“长江万里行”的考察活动,进一步了解了长江。正如《长江之歌》中对长江的赞美一样,我们感叹长江雄伟、壮美,更感谢长江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现在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长江寻宝”活动,请各位考察家利用相关地图及资料寻找一下长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为我们人类所用。 活动二:“长江寻宝”活动 (一)教师呈现资料 材料: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道里程的2/3,货运量占60%;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流域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